Home Search

basf - search results

If you're not happy with the results, please do another search
BASF

Batteriematerialien: BASF und Shanshan gründen Joint Venture

Der Chemiekonzern BASF gründet ein Joint Venture mit Shanshan in China. Dieses legt den Fokus auf die Entwicklung von Batteriematerialien für Elektrofahrzeuge. Nach Angaben des...
巴斯夫(BASF)和杉杉股份(Shanshan)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巴斯夫和杉杉股份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巴斯夫(BASF)和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shan)成立合资公司,旨在为中国市场生产电池材料。 总部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对外宣布与中国正极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的杉杉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企业将在当地生产正极活性材料及正极材料前驱体。待获得中国当局批准后,该交易将在今年夏末完成。 “我很高兴巴斯夫将和中国正极材料领导者杉杉股份合作。我们的合资公司将是巴斯夫全球电池材料业务布局的有力补充,同时也让我们更贴近客户,”巴斯夫欧洲公司董事会成员马库斯·凯礼博士(Dr. Markus Kamieth)表示。“通过结合巴斯夫和杉杉的专业知识,我们将加速运输行业向电气化的转型。” 巴斯夫和杉杉的眼光不仅限于中国市场 根据协议,巴斯夫将作为大股东在合资公司中拥有51%的股份。巴斯夫规划与杉杉的合资公司不仅在中国,还将在整个亚洲扩展其地位。到时,将向中国及全球的客户承诺,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集成供应链。同时,到明年,巴斯夫还将提高其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产能至16万吨。 杉杉股份董事会主席郑永刚表示,公司希望能通过与巴斯夫的合作可以改善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希望能够进入全球巴斯夫客户网络:“巴斯夫和全球车企具有广泛长期的合作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与巴斯夫的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杉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并加速与全球市场的融合,为中国以及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
巴斯夫(BASF)加强在中国的研发进程

巴斯夫(BASF)加强在中国的研发进程

巴斯夫上海创新园进入了第三阶段。随着业务的扩张,巴斯夫突显了其在中国及亚洲持续的投入,集团在这个区域的研发活动越来越多。此外,巴斯夫还宣布在研究联盟“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的框架内组建了一个咨询委员会。巴斯夫表示,这加强了集团在亚洲的创新活动。 据这家总部在路德维希港的化工集团报道,巴斯夫上海创新园的第三阶段已经启动。巴斯夫在中国的园区扩建包括了一栋专门用于研发的大楼以及一栋技术中心大楼。按计划,建设工作将于2022年底完成。届时,巴斯夫在上海创新园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8亿欧元左右。上海创新园现在已发展成为了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的创新中心。 据该集团称,上海创新园的研究员和开发员在过去五年里申请了超过220项专利。因此,该基地在巴斯夫对于汽车、建筑以及消费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次扩建标记了巴斯夫继续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次扩张,巴斯夫将有针对性地扩大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创新园的重点在于新材料、新系统以及化学工艺流程。为此,集团希望满足汽车、建筑和涂料等成长性工业的需求。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斯蒂芬·科特拉德博士(Dr. Stephan Kothrade)表示:“上海创新园区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扩大为我们的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并巩固了巴斯夫在当地作为创新合作伙伴首选的地位。” 为巴斯夫在中国和亚洲的客户进行研发 与此同时,巴斯夫在研究联盟“亚洲开放研究网络”的框架内设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这将由来自亚洲顶尖大学的专家组成。委员会的任务是向巴斯夫提供有关研发项目的专业意见,并尽早将中国及亚洲的行业趋势纳入讨论。 同时,巴斯夫也希望加强与这些大学的合作。目的是加快巴斯夫的创新绩效,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发布。 NAO联盟于2014年起成立,是巴斯夫与亚洲十二所大学及研究所共同的一个平台。已经完成了70多个项目,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单体、聚合物、表面和接触面、涂层、催化作用、电池材料、化学和工艺工程、杀虫剂以及研发中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 巴斯夫先进材料和系统研究平台总裁楼剑锋博士(Dr.Jeffrey Lou)说:“创新使巴斯夫成为领先的化工企业,也是我们实现盈利有机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我们正在扩大在亚洲的研发实力,加强开放创新活动,并进一步扩大我们的能力,为客户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需求开发解决方案。”
巴斯夫风投投资中国恩和生物

巴斯夫风投投资中国恩和生物

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投资中国杭州的生物技术专家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ota Biosciences)。 2019年才成立的恩和生物通过其新一代专属生物技术平台给巴斯夫风投总经理Markus Solibieda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恩和生物的高度创新平台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前沿生物技术,能加速产品开发速度,助力可持续、经济化生产,有塑造化学工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潜力。投资这样一家前途无量的年轻企业,将进一步强化巴斯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举措,并在飞速发展的亚洲市场中提升巴斯夫的创新潜力。” 该平台可以为广泛的工业应用实现高价值产品的可持续、经济型生产,例如助力甜味剂、维生素、个人护理品以及作物保护产品等。与化学工业不同,这种所谓的“白色生物技术”是依靠活细胞和酶来开发和制造产品的。 恩和生物利用该平台确定合适的微生物宿主,然后将其与所需的表型进行合并重组,从而创造出新的产业菌种。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基于糖等绿色原料开发和改善生产工艺流程。 巴斯夫风投和恩和生物期待合作 与恩和生物一样,巴斯夫已在利用发酵和生物催化来生产维生素和酶等产品。因此,合作双方正计划共同探讨合作可能性。“巴斯夫是实力强劲的行业合作伙伴,其技术优势可以完美地与我们互补。我们非常期待巴斯夫能在我们扩大生产规模和推出新产品中给予支持。”恩和生物首席执行官Cheryl Cui博士在谈到巴斯夫风投的投资时说道。 恩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杭州。这座位于上海西南方近200公里的城市,也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总部。
BASF Venture Capital und Evonik Venture Capital investieren in SmartAHC

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和赢创风险投资公司(Evonik Venture Capital)对睿畜科技(SmartAHC)进行投资

睿畜科技(SmartAHC)由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的毕业生于2014年创立。农场效率和动物福利是公司业务的核心。特别是开发了能够更好地监视动物的设备和软件。这样能够做到比如及早发现和控制流行病,还可以用来更好地控制喂养和用药,最重要的是能有针对性地控制每只动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能够实时控制整个动物种群。作为最新一轮融资的一部分,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和赢创风险投资公司(Evonik Venture Capital)均投资了睿畜科技(SmartAHC)。 21世纪的养猪业 全世界每年消费约14亿头猪,其中大概有一半在中国,这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年产量。 猪肉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受欢迎的肉类,猪肉约占中国肉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同时,市场却非常分散。大多数中国养猪户是中小型公司。 睿畜科技(SmartAHC)目前主要针对大中型公司的情况是有营销原因。原则上,该技术可以在任何公司中实施,无论其规模大小。但是,大型公司正好也有这样的愿意对技术革新进行投资。2018年8月在中国爆发的非洲猪瘟更是大大提高了这样的意愿。 总部位于埃森的赢创集团(Evonik-Konzern)(特殊化学品)风险投资部负责人伯恩哈德·莫尔(Bernhard Mohr)希望对睿畜科技(SmartAHC)的投资也能为公司的营养与护理部门提供新见解:“这次投资为我们提供了对这项新兴技术的认识,它与可持续动物营养高度相关。” 而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董事总经理马库斯·索利比达(Markus Solibieda)认为,入股睿畜科技(SmartAHC)对其业务组合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睿畜科技(SmartAHC)非常适合我们对农业技术和数字化的投资重点。此外,它也补充了巴斯夫(BASF)的战略计划,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健康饮食。”实际上,巴斯夫(BASF)最近在这一领域已进行了一些投资,例如,总部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于今年7月初才收购了与睿畜科技(SmartAHC)类似的捷克公司Cloudfarms。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公司中农集团(SinoAgri)是参加该轮融资的第三家公司。赢创(Evonik)和巴斯夫(BASF)都没有公布他们各自入股的数量。对于赢创风险投资公司(Evonik Venture Capital)来说,睿畜科技(SmartAHC)是在医疗3D打印提供商麦递途医疗科技(Meditool)之后,自2018年上海创投办事处成立以来在中国的第二笔直接投资。
Claudio Chiandussi

为何中国对“德国制造”热情依旧

经济研究员于2019年中期分析称,与德企合作或对德企进行的并购交易项目(M&A)大幅走低。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四月份发布的并购指数创下其自2005年首次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五月份指数也紧随其后成为历史第二低值。德国经济在2019年也仅增长了0.6%,为六年来最低。但至少去年共达成了219笔交易,仅比2018年减少了十笔,且交易规模都较大,其中最大笔规模为E.ON集团收购INNOGY,该笔交易规模估计可高达245亿美元。 五年拉力赛急刹车 并购市场上的涨势在五年后停滞不前并非意料之外——尤其是当中国公司在前几年里进行了大量的收购后,如中国化工收购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或美的收购库卡(KUKA)。 对醒目数据//图表的猜想:8.8%中国并购交易(包括香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从2018年的11.4%降至2019年的8.8%。中国并购交易所占份额从去年的11.4%下降至2019年的8.8%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该国国内及全球的经济形势都十分艰难——与美国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也是原因之一。其二,当前急缺满足以下要求的收购候选人:(a)能为当前产品组合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b)在允许范围内迎合中国政府目前支持的外商投资方向。此外,卖方对估值期待值提高也使投资者(包括中国)比在2016年景气时期变得更加挑剔。 德国外商收购壁垒更为森严 尽管如此,中国仍对德国的专有技术感兴趣。戴姆勒和吉利近期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以计划在中国生产纯电动汽车Smart,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中方竞标者也有时候根本没有决定权,除了对价格的预期值不同之外,这还归因于联邦政府如今愈发频繁地使用其否决权。外商投资“准入产业负面清单”主要涵盖了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当该清单对收购库卡一事的说明仍含糊不清,德国政府便从安全政策出发,禁止中国入股输电系统运营商50Hertz。当前关于是否将华为排除在5G网络供应商名单之外的争论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时尚及体育用品:消费主导行业被看好 日益增多且乐于消费的中国中产阶级具有无限潜力:许多公司希望在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减少对重工业和出口的依赖,并推动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投资项目是受中国政府鼓励的。 同样具有吸引力的还有时尚及体育用品、旅游服务和包装业等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行业。知名品牌在2019年也很受欢迎。例如中国综合性企业集团复星上头条的收购项目:该集团收购了时尚品牌TOM TAILOR以及英国旅行社托迈酷客(Thomas Cook)的冠名权和两家连锁酒店。传统的巴黎老牌时装屋卡纷(Carven)、瑞士奢侈鞋履制造商巴利(Bally)、法国时装品牌浪凡(Lanvin)以及奥地利纺织品商WOLFORD都已在去年被中国纳入麾下。 展望:2020年有何期待? 尽管欧洲和德国的并购市场环境在“具有挑战性”一项被评估为“不足”,但2020年仍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 1. 并购交易将在2020年升温 几宗较大型的并购交易将在本年度内进行。制药业和汽车工业、机械工程或服务业等许多行业的形势正发生扭转。所有非未来核心业务将抓住机会,争取在2020年找到匹配的新买家。如慕尼黑的广告门户网站运营商Scout24于年前出售了其二手车分类信息平台Autoscout24和贷款中介平台FINANZCHECK。巴斯夫(BASF)将其颜料业务转让给了中国人,拜耳(Bayer)和朗盛(LANXESS)将化工园区运营商科伦塔(Currenta)出售给了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Macquarie)的子公司MIRA;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也将启动电梯业务出售流程未来几个月内,大多数在德并购活动的出发点都可能是认识到了合作伙伴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正是出于该原因,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和标致雪铁龙(PSA Peugeot-Citroën)最近进行了合并,两家化工巨头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同业也进行了合并。 强制出售:属于金融投资者的时刻 放缓的经济增长、中美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英国退欧等政治和经济发展问题都可能进一步加剧现有的危机,特别是对于汽车工业、机械工程和媒体领域。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中型公司常常成为了金融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这些金融投资者得益于利率水平而腰包鼓鼓。此外,许多私募股权公司在2019年发行了大型基金。因此,有大笔的资金正在寻求投资机会。 3. 收购复杂程度增高 鉴于交易规模、复杂程度或某些特定行业领域等因素,并购交易不仅愈发频繁地受到卡特尔监管部门批判性的审视,涉及到跨境收购时,也愈发频繁地受到投资管制——且不仅针对目标公司的总部,有时还针对该公司活跃的其他地区。国际投资管制很快将不再是个例,交易双方必须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4. 中国买家的回归 一旦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开始缓解,中国买家将再次关注国内市场。在寻找专有技术和知名名牌的同时,他们除了将注意力放到德国技术公司和汽车公司外,也更加关注时尚界、食品业和制药业的潜在投资对象——因为德国技术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正是要在以上这些领域推动创新发展。从并购的角度来看,2020年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年。

化工企业瞄准中国市场

据巴斯夫(BASF)预测,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的份额将在2030年从目前的40%左右上涨至50%,该国在2018年已凭借1.6万亿多欧元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

德国经济“乌云笼罩”

德国伊福(IFO)商业景气指数近期上涨,但德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压力。慕尼黑伊福(IFO)研究所的商业景气指数是经济学家评估德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最佳工具之一,研究所为该指数调查了约9000家企业。

Investment Plattform China/Deutschland 3/2019

Neue Seidenstraße Hochgesteckte Pläne und einsetzende Skepsis   ZUKUNFT BASF investiert in 3D-Druck in China CHANCEN Aufträge durch die neue Seidenstraße E-AUTOS Chinas E-Auto-Startups entwickeln für den Weltmarkt   » zur Einzelheftbestellung » zur chinesischen...

巴斯夫投资上海普立生

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以下简称:BVC)宣布投资 3D打印流程与3D打印机生产商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生)。成立于2005年的普利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打印技术,集高速批量化打印、高精确度以及低成本等特性。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计划投资普利生,以加速产品开发及相关研发,以扩大市场影响,并有机会进入全球市场。相关投资金额及份额巴斯夫并未透露。 此外,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Markus Solibieda在宣布该交易的媒体报道中表示:“这是我们针对中国企业的首个投资项目。这一投资项目符合巴斯夫在3D打印领域加大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