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fosun - search results

If you're not happy with the results, please do another search
(c)sezerozger - stock.adobe.com

“在德国的中国金融投资者 —— 一份现状分析”

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私募股权(PE)投资者以及以中国为焦点的PE投资者在德国交易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和2021年间的活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除了疫情以外,还有其它的原因。但这一发展对于2022年及以后是否有决定性的意义呢?文׀ Moritz Freiherr Schenck和Fabian Walisch 近年来中国PE行业的发展 在过去十年的最初几年,中国主要推出了风险投资(VC)基金,数量和价值都持续增加。从2015年起,随着本地市场的日趋成熟,筹资活动也从2014年推出的不到300支基金激增到2015年的400多支。2016年新推出的基金数量甚至达到了近500支。然而,这一筹资集会在2018年后由于中国的新法规而严重放缓,而2021年更是由于新冠疫情达到了890亿美元的暂时最低点——相比之下,2014年的筹资额为1170亿美元。尤其是首次成立的基金越来越难以在中国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一发展目前导致基金的平均规模提高到了3.6亿美元。这样的基金规模主要由中信银行(CITIC)、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或者太盟投资集团(PAG Asia)等老牌私募基金设立。 2020年筹集的资金大约有近一半投在了中国四个大都市的公司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然而,近年来有向更广泛区域发展的趋势,因为这四个地区在交易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不过,大宗交易还是更有可能发生在这“四大区域”。 在中国PE投资者所青睐的行业中,可以找到明显的热门行业:医疗行业,尤其是医药行业,目前位居热门行业榜首。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也有所增加——从2019到2020年,其数量从275个增加到了403个项目。一家新成立的芯片公司要为建立芯片工厂筹集资金的时间,目前平均为一年零四个月。中国政府的工业战略以及世界市场对半导体的强劲需求引发了高度的投资势头。其他的重点行业有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然而,人工智能行业的交易从2018到2020年急剧下降——从648宗下降到了338宗。这主要是由于新法规的出台,在总体上降低了PE行业的吸引力,特别是限制了通过外国资本市场的退出机会。 然而,中国以外的投资在中国PE行业中仍然处于次要的地位——毕竟国内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已经绰绰有余。不过,即使是相对整个PE市场而言,PE基金的海外活动在可控范围内的份额也不应该因为绝对规模而被低估。中国以外的投资为PE基金提供了机会,能够将中国专业知识引入公司战略中,以及可以投资于在国内市场受到更严格监管并因此缺少吸引力的行业,尤其是科技及数字领域。同时,他们开辟了更广泛的退出选择机会,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中。 中国投资者在德国的交易活动 2016年到2018年之间,中国投资者在德国进行的并购交易数量下降了近40%。2019年以来又逐渐上升,因此,2021年的交易量只比2016年的水平低了25%。这一增长主要是来源于VC环境的交易。与2016年只有一笔VC交易相比,2021年飙升到了11笔交易,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腾讯(Tencent)对CLARK、Gorillas、N26、Scalable Capital几家公司的投资,以及Lilium公司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的私人投资公开股票(PIPE)交易。如果不算这些VC交易的话,2021年的交易量几乎比2016年的水平低50%。尤其是PE基金的活动在德国显著下降。与2016年的六笔交易以及2017年的十笔交易相比,2021年仅剩了三笔。就目标领域而言,尤其是汽车和工业行业多年来对于PE基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消费品行业从2019年以来则一直受到更多的关注。 放缓的活动 按百分比计算,中国国有企业的交易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PE交易量(从2016年的17项减少到了2021年的14项)。私营企业的活动也明显减少(从2016年的20项减少到了2021年的14项)。   交易价值上也有相似的情况。2016年,所有中国投资者在德国所发布交易的总价值为137亿欧元,2017年为107亿欧元。2020年,这一数值由于新冠疫情以略低于12亿欧元达到了最低点。2021年有小幅回升,达到了46亿欧元。然而,这个数值几乎完全由价值40亿欧元的VC交易组成,约占2021年所有交易价值的86%。单是Gorillas的C轮融资和N26的E轮融资就各自达到了大约8亿欧元。除了腾讯外,还有其他的全球投资者支持了这两轮融资,因此,实际符合条件的金额只有一小部分。在VC领域活跃的还有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他们分别在2019、2020和2021年参与了Agile Robots的几轮融资,还在2019年参与了粒界科技(GritWorld)的A轮融资以及2018年Omio和GoEuro的D轮融资。2021年还有几个其他的投资者活跃在德国: 无锡创投(Wuxi VC)以及民银资本(CMBC Capital)对GritWorld 吉利(Geely)对Volocopter 宜信(CreditEase)对wefox Skynet Trading对holoride 数码天空科技(DST Global)和和玉资本(MSA Capital)与腾讯一起对Gorillas的几轮融资 数码天空科技(DST Global)和和玉资本(MSA Capital)与腾讯一起对Gorillas的几轮融资 2016年是PE基金以近21亿欧元创纪录的一年,而2021年德国仅有三笔PE交易的投资额不足两亿欧元,其中包括来自香港的群欣投资(Kwanyan Investment)对Hawema...
BioNTech und Fosun gründen Joint Venture

拜恩泰科与复星成立合资公司

拜恩泰科(BioNTech)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复星医药正成立一家在中国生产新冠疫苗的合资公司。这家新公司预计年产能可达10亿剂疫苗。 复星医药在周末宣布,将与德国疫苗制造商拜恩泰科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中心计划建立在上海,每年能够生产多达10亿剂新冠疫苗。 两家公司将各自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并将各自向该公司投资约1亿美元。复星集团和位于美因茨的制造商拜恩泰科密切合作已经有些时日。例如,复星集团是拜恩泰科的mRNA疫苗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独家经销商。 有趣的是,拜恩泰科公司的mRNA疫苗在中国还未获得批准。而该合资公司的建立无疑能表明批准指日可待。 拜恩泰科新加坡新总部 几乎在复星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的同时,拜恩泰科也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拜恩泰科计划在2021年设立一个初步的办公室,并同时启动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新加坡的支持下,拜恩泰科计划从2023年起每年在新加坡生产多达10亿剂新冠疫苗。此外,这个最先进的、几乎完全自动化的设施将不需要人工。因此,新工厂预计将只能为新加坡创造约80个岗位。然而,新加坡经济发展机构并不完全只通过新岗位数量来衡量拜恩泰科的此次投资。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该公司不仅能对抗新冠疫情,而且对对抗未来潜在的疫情也有重大意义。因为该工厂将不仅只是生产新冠疫苗,若是未来需要,还将生产其它mRNA疫苗。
BioNTech 销往中国的一亿剂疫苗 —— 多亏了年初的协议

BioNTech:销往中国的一亿剂疫苗 —— 多亏了年初的协议

世界各国都在继续争夺针对新冠病毒的BioNTech疫苗。现在中国也从美因茨获得了一亿剂疫苗 —— 这多亏了之前在三月签订的合作伙伴协议。 BioNTech的创立者乌古尔·萨欣(Ugur Sahin)解释到:“在我们看来,这次合作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为了预防COVID-19感染而努力推动mRNA疫苗开发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在当时,美因茨BioNTech总裁宣布了与中国医药公司复星(Fosun)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复星以1.2亿欧元参股BioNTech,并同时获得约158万股普通股。为此,这家美因茨的企业进行了5000万欧元的增资。这样,BioNTech大约7%的股份现在归他们的中国伙伴所有。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合作伙伴关系变得平静,而BioNTech与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Pfizer)的交易成为了焦点。对此,各大媒体猜测,有可能是因为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特别在与安全相关领域的投资并不是到处都受欢迎。 BioNTech很高兴引入中国企业。萨欣(Sahin)在三月就强调说:“复星医药提供了有关药物开发方面的深入知识和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网络。” 而新的中国伙伴也表示:“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流行需要集体的努力。因此,我们两家企业都将共同致力于抑制当前的新冠病毒爆发作为己任。 合作关系现在再次给中国人带来了利好:1亿剂BioNTech疫苗将在来年运往复星,继而运往中国。作为比较:德国在人口数明显低很多的情况下获得了8500万剂BioNTech疫苗。据媒体报道,复星将为疫苗运输支付2.5亿美元。第一批资金为1.25亿美元,用于运输前5000千万剂疫苗,第二批交易将在获得中国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 有一点很清楚:BioNTech和他的投资商以及伙伴将不再是唯一的病毒疫苗提供商。美国医药局已经公开了资料,其中对Moderna的有效成分描述为非常有效。因此,该疫苗在新年之交也获得了批准。BioNTech的股价下跌了4%。 中国自己已经使用了4种国内生产的不同疫苗,尽管还没有得到临床研究的结论性结果。出于紧急的医疗需求,这些疫苗的有效成分都获得了临时年度授权。复星作为股东还参股了其中一家中国疫苗公司,由国家控股的国药集团(Sinopharm)。
Chinesischen M&A-Finanzierungsstrategien in der DACH-Region

中国在德语区的并购及融资策略

近几年,尤其是2015年至2016年,中方投资者的投资收购额度在德国(2000-2016年近190亿欧元)、奥地利和瑞士达到峰值。中方在的德语地区使用的并购融资策略的方法大有不同,按照投资者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由那些为加深或扩大其德语区影响力而投资德国公司的大型中国公司和企业集团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在瑞士收购瑞士先正达股份公司(Syngenta AG)(约400亿欧元)以及在德国收购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Maffei)(9.25亿欧元),此外,还有复星投资德国富尔达(Fulda)的FFT制造系统(未公开收购价),还有中国海航集团收购瑞士空港(Swissport)、Gate Group和Dufry以拓宽其航空业内业务领域,这一极具侵略性的扩张战略虽以失败告终,但却提高了海航的知名度。 第二类 由那些因具体产品和技术或为了入驻德国以及欧洲市场而投资德国公司的中国公司组成。例如,美的集团(以45亿欧元)收购德国库卡股份公司(Kuka AG),同样的还有万达集团(以10亿欧元)收购瑞士体育营销公司盈方体育传媒(Infront Sports&Media)以及中方投资者合伙组成的财团(以5亿欧元)收购了欧司朗前子公司朗德万斯(Ledvance)。 第三类 由专门投资基础设施公司、基础设施相关公司或基础设施类似公司的中方投资者组成。其中包括全球最大水力发电运营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收购海上风电场Meerwind(未公开收购价),中国的北京控股集团(以14亿欧元)收购E.ON的前子公司EEW Energy from Waste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45亿欧元)收购能源服务提供商Ista。 正如我们所见,每位中方投资者都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标进行收购和投资。因而,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也相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基本融资方案和结构 出于保密原因,部分融资细节尚未公开,但根据经验,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且在今后将意义非凡: 权益融资:中方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进行收购融资 所投入股本的金额和结构通常能代表投资者的可持续战略利益。例如前文提及的海航集团就极大程度地利用复杂的保证金贷款以及衍生品结构来为部分股权投资提供资金。这种具有风险且非完全透明的股权融资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战略方针。 同样可行却没有那么强侵略性的还有短期的“过渡融资”,它能为投资者提供股权投资的资金,并在之后通过长期的后续融资(例如增资)进行再融资。通常来说,这种过渡性融资至少得到了中国银行的部分支持,因为他们通常与中方投资者保持着长期密切的业务关系。 企业风格融资:企业不进行大幅收购融资,但对现有融资进行必要的再融资 中方投资者投资或收购公司往往要求对现有的融资进行调整或再融资,这通常是考虑到了“控制权变更”条款,或是为了维持公司的银行策略和融资策略的可持续性。例如:用银团贷款取代单一的短期双边授信额度,这或许能为公司的投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必要时还能提供股息,正如前文提及的中国化工在收购克劳斯玛菲时就在Natixis和UniCredit安排了约5亿欧元的新信贷额度。 杠杆融资:企业进行收购融资 这种情况利用贷款提供部分收购资金,再利用被收购的公司在相应的“债务下推”之后,在现金流量中获得的利息和还款进行付息。公司必须偿还的债务额度不等。万达收购盈方体育传媒时使用了约4.5亿欧元的融资额度,这笔资金由瑞银集团(UBS)和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提供,之后又被联合到其他债务水平中等的银行。这种收购融资也经常出现在基础设施的相关交易中。 此外,海航在2015年以约25亿欧元收购了瑞士空港,其中至少贷款了15亿欧元,接着又通过次级债券进行了再融资。在海航集团收购之时,作为航空服务商的瑞士空港已被穆迪(Moodys)评为糟糕的B3级别,不久前还被其降级为Caa2级别,据媒体报道,其原因是该公司正在对抗资金流动性问题。 收购融资过程复杂繁琐的大宗投资及收购 对此,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然是中国化工斥巨资收购先正达股份公司。这笔金额不仅涵盖了先正达股份公司现有的贷款和债券,还包括了价值约200亿欧元的收购融资,这远远在先正达公司的价值水平上。此外,还有约50亿欧元的过渡融资用于部分股权注入,过渡融资在结构上次于收购融资。两种融资均由一个国际和中资银行团队提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收购融资在债券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再融资。 展望 目前经济形势紧张,政治局势也较为动荡,本就一直不稳定的融资市场也更为敏感谨慎,中方投资者尤其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收购融资。为了降低潜在的依赖性,理想情况下应准备数种融资方案,这不仅适用于初始阶段,也适用于之后的实行阶段。即使在危急情况下,这也可以确保比其他潜在竞标者和购买者具有更大的优势。 过去,部分融资方式十分富有侵略性,主要体现在信用状况不佳、债务水平高、相当不透明或机会主义投资策略以及高度依赖银行。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这些情况将极大程度地受到限制,只可能在收取高额手续费和利息的情况下出现。因此,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尽管市场条件变得更加艰难,但具有良好信用状况、适度负债比率和合理投资策略的融资仍可以成功进行,并且在理想情况下,不仅能获得传统的银行融资,还有获得资本市场和其他融资产品,以及其他类型投资者的可能性。在任何情况下,融资策略都应尽早与投资策略以及一般并购流程进行紧密充分的协调。更重要的是以统筹兼顾且可持续的方式说服卖家和目标公司。

复星收购德国自动化专家FFT

中国民营综合企业控股公司复星收购德国富尔达的生产线解决方案提供商FFT。卖方是Aton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赫利俄斯诊疗所集团的创始人Lutz Helmig的家族理财室。FFT是全球汽车行业及其他工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供商。本次收购是复星在一年内对德国汽车行业的第二次投资。目前,双方均未对收购价作出表态。此次交易还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

复星集团收购德国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复星与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联“)共同收购位于拜仁州科勒公司的多数股权。此次交易结束后,复星集团于8月3日对外公开宣布。投资者南钢联是复星国际和南钢集团的合营公司,其中复星持股60%。 对于复星合营公司而言,此次交易是第一次对境外汽车供应商进行投资。交易价格暂未对外披露。

博格纳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

家族企业Willy Bogner(威利·博格纳)不久就将出售公司。中国的私募基金公司复星国际(Fosun)对此表现出最大兴趣。商业新闻报道称,投资者Bernd Beetz也可能是一位潜在的买家。这两个投资者都会和为博格纳提供出售咨询的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 (高盛)进行最后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