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thyssenkrupp - search results

If you're not happy with the results, please do another search
Magnetschwebebahn

世界最快的磁悬浮列车

在中国,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已经做好了测试准备。列车能达到6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据国家新闻机构新华社的报道,这辆世界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已经离开了青岛的生产车间。该列车自周二以来已经做好了第一次试车准备。中国国有企业中国中车(CRRC)所属的这辆列车时速可以达到600公里每小时,是世界上最快的列车。 磁悬浮列车通过磁力保持悬浮、制动以及加速。由于没有摩擦,这种列车因此可以比传统的火车速度快得多。 磁悬浮列车在五年后才投入使用 在磁悬浮列车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先经历持续多年的测试阶段。此外,中国政府还要对磁悬浮列车运行路段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因此,新列车预计在五至十年内投入运营。 中国国务院将这条铁路的建成描述为“国家轨道交通发展的一项伟大成就”。届时,磁悬浮列车将在不到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北京到上海约一千公里的路程。目前常规行程时间为五个小时。 据媒体报道,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和省份都将参与到新铁路线的铁路网络扩建中。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是在2002年投入运行的。该列车由西门子公司(Siemens)和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krupp)建造,连接上海浦东机场以及会展中心。而在德国,通过磁悬浮列车发展高速交通被认为是失败的。
Thyssenkrupp veräußert E-Mobilitätssparte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出售电动汽车部门

JHEECO是中国汽车供应商万得汽车集团(Wonder Auto Group)的全资子公司,并且是为汽车行业提供电子产品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尤其是在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领域。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公司现在是该领域在中国的市场领导者。目前该公司并购了蒂森克虏伯公司的电动汽车部门。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几年前建立了“ 电动出行能力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增强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能力,并满足汽车行业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该公司位于列支敦士登,主要在列支敦士登和匈牙利设有研发基地。但是,重要的工业产权始终归德国母公司所有。 在资产交易过程中,蒂森克虏伯将其与电动汽车部门一起出售给了JHEECO。这部分相应的资产以及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已经被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Thyssenkrupp AG)分离出去。之后,它们被转移到一个由JHEECO全资拥有并在瑞士新建立的公司中。 虽然所有权结构有所变化,但职员安排几乎不会改变。 关于交易额,合作伙伴迄今对此保持沉默。该合同于今年一月签订,但是新冠大流行的爆发使得交易的完成被大大推迟了。 在此交易中,中方的收购由国际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King & Wood Mallesons,KWM)的法兰克福律师团队提供咨询服务。
Claudio Chiandussi

为何中国对“德国制造”热情依旧

经济研究员于2019年中期分析称,与德企合作或对德企进行的并购交易项目(M&A)大幅走低。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四月份发布的并购指数创下其自2005年首次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五月份指数也紧随其后成为历史第二低值。德国经济在2019年也仅增长了0.6%,为六年来最低。但至少去年共达成了219笔交易,仅比2018年减少了十笔,且交易规模都较大,其中最大笔规模为E.ON集团收购INNOGY,该笔交易规模估计可高达245亿美元。 五年拉力赛急刹车 并购市场上的涨势在五年后停滞不前并非意料之外——尤其是当中国公司在前几年里进行了大量的收购后,如中国化工收购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或美的收购库卡(KUKA)。 对醒目数据//图表的猜想:8.8%中国并购交易(包括香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从2018年的11.4%降至2019年的8.8%。中国并购交易所占份额从去年的11.4%下降至2019年的8.8%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该国国内及全球的经济形势都十分艰难——与美国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也是原因之一。其二,当前急缺满足以下要求的收购候选人:(a)能为当前产品组合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b)在允许范围内迎合中国政府目前支持的外商投资方向。此外,卖方对估值期待值提高也使投资者(包括中国)比在2016年景气时期变得更加挑剔。 德国外商收购壁垒更为森严 尽管如此,中国仍对德国的专有技术感兴趣。戴姆勒和吉利近期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以计划在中国生产纯电动汽车Smart,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中方竞标者也有时候根本没有决定权,除了对价格的预期值不同之外,这还归因于联邦政府如今愈发频繁地使用其否决权。外商投资“准入产业负面清单”主要涵盖了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当该清单对收购库卡一事的说明仍含糊不清,德国政府便从安全政策出发,禁止中国入股输电系统运营商50Hertz。当前关于是否将华为排除在5G网络供应商名单之外的争论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时尚及体育用品:消费主导行业被看好 日益增多且乐于消费的中国中产阶级具有无限潜力:许多公司希望在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减少对重工业和出口的依赖,并推动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投资项目是受中国政府鼓励的。 同样具有吸引力的还有时尚及体育用品、旅游服务和包装业等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行业。知名品牌在2019年也很受欢迎。例如中国综合性企业集团复星上头条的收购项目:该集团收购了时尚品牌TOM TAILOR以及英国旅行社托迈酷客(Thomas Cook)的冠名权和两家连锁酒店。传统的巴黎老牌时装屋卡纷(Carven)、瑞士奢侈鞋履制造商巴利(Bally)、法国时装品牌浪凡(Lanvin)以及奥地利纺织品商WOLFORD都已在去年被中国纳入麾下。 展望:2020年有何期待? 尽管欧洲和德国的并购市场环境在“具有挑战性”一项被评估为“不足”,但2020年仍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 1. 并购交易将在2020年升温 几宗较大型的并购交易将在本年度内进行。制药业和汽车工业、机械工程或服务业等许多行业的形势正发生扭转。所有非未来核心业务将抓住机会,争取在2020年找到匹配的新买家。如慕尼黑的广告门户网站运营商Scout24于年前出售了其二手车分类信息平台Autoscout24和贷款中介平台FINANZCHECK。巴斯夫(BASF)将其颜料业务转让给了中国人,拜耳(Bayer)和朗盛(LANXESS)将化工园区运营商科伦塔(Currenta)出售给了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Macquarie)的子公司MIRA;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也将启动电梯业务出售流程未来几个月内,大多数在德并购活动的出发点都可能是认识到了合作伙伴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正是出于该原因,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和标致雪铁龙(PSA Peugeot-Citroën)最近进行了合并,两家化工巨头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同业也进行了合并。 强制出售:属于金融投资者的时刻 放缓的经济增长、中美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英国退欧等政治和经济发展问题都可能进一步加剧现有的危机,特别是对于汽车工业、机械工程和媒体领域。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中型公司常常成为了金融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这些金融投资者得益于利率水平而腰包鼓鼓。此外,许多私募股权公司在2019年发行了大型基金。因此,有大笔的资金正在寻求投资机会。 3. 收购复杂程度增高 鉴于交易规模、复杂程度或某些特定行业领域等因素,并购交易不仅愈发频繁地受到卡特尔监管部门批判性的审视,涉及到跨境收购时,也愈发频繁地受到投资管制——且不仅针对目标公司的总部,有时还针对该公司活跃的其他地区。国际投资管制很快将不再是个例,交易双方必须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4. 中国买家的回归 一旦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开始缓解,中国买家将再次关注国内市场。在寻找专有技术和知名名牌的同时,他们除了将注意力放到德国技术公司和汽车公司外,也更加关注时尚界、食品业和制药业的潜在投资对象——因为德国技术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正是要在以上这些领域推动创新发展。从并购的角度来看,2020年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年。

Wisco Tailored Blanks——无缝焊接

蒂森克虏伯被认为是Tailored Blanks、即拼焊板技术的先驱, 这是一种为汽车工业定制生产金属胚料的生产方法。然而在2011年,这家德国企业决定出售此项业务。以未来为导向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是一个对此感兴趣的企业,他们也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带入了谈判。自2013年起,这家中国钢铁巨头便以Wisco Tailored Blanks之名继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