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龙腾飞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迫使中国企业另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中国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将海外投资作为其战略的组成部分。通过研发推进自主创新对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取关键技术则成为在欧洲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德国进行越来越多并购交易的一个重要动机。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简化投资程序以及配套优惠贷款政策推动其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涉及一些重要的关键产业,比如工业部门、能源和发电行业、高科技产业、医疗保健行业和软件开发领域。德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尖端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进行并购交易的首选目标国家。 德国丛林 对于意欲在德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政策和法律以及经济环境的差异。另一个障碍则是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和德国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和重视截然不同。此外,中德两国企业文化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明显有别。而且,很多中国企业对德国市场仍然缺乏了解。投资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针对在德收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以及哪些企业才是合适的收购目标。例如,一个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与一个潜在目标真正建立联系。 长路漫漫 中国投资商对于收购德国企业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此相应的成功机率看起来也大不相同。但是,关键问题不仅仅是一笔交易能否真正成功交割,也是该交易交割的条件和成本如何,这都必定关系到每个中国投资商的切身利益。一种可设想的情形是只在中国本土对德国境内的收购进行管控。通常情况下,来自中国投资者评价专业咨询服务附加价值的标准跟具有欧洲文化背景的本土投资商差别相当大。离开欧洲本地的专业咨询,这样的收购计划多半收效甚微:例如,在投资商已经确定潜在标的后,问题往往是目标企业是否愿意出售。更不用说所期望的企业是否究竟真正符合买家的战略定位。因此,如果在收购过程中先需要与众多企业接触,而且这些企业可能既不符合战略定位也不愿意出售,那么到后来已经投入的金钱以及尤其大量的时间便会毫无收获。 咨询公司为整个交易过程提供指导,涵盖从目标搜索直至合约签订的每一个步骤。 Marcel Sarzio, Mayland AG 重重阻碍 对于中国投资商来说,另一种可行方式是如果预计有合适的标的出售,在并购开始之前参加拍卖会。当然,这只是跻身于竞标目标企业的诸多竞争对手中。可是,中国大型企业在这里往往备受优待,而中小型企业通常根本无人问津。此外,这样的拍卖程序还大多最终敲定一个更高的收购价格,通常高于通过主动收购委托达成的交易价格。 丛林向导 效率最高的方法是为收购交易寻找专业的协助和支持。聚焦中小企业和集团公司的精品并购咨询公司和精品投资银行可以当作良好的选项。通过专业咨询保证系统化运作。咨询公司为整个交易过程提供指导,涵盖从目标搜索直至合约签订的每一个步骤。第一步是制定或审查战略计划。每一个中国企业家都可能有几个权重不同的目标: 达成最优收购价格 实现成本节约 打造多样化产品组合 提高和增强在本土和国外的竞争地位 实施技术采购 进入欧洲市场 寻找标的 咨询顾问随后会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通过这种方式,挖掘和筛选出最契合公司战略的目标企业。在与客户磋商之后,最终选出最匹配的标的,然后通过咨询顾问进行秘密沟通联络。谨慎操作该步骤尤其重要。在确定双方愿意对话并且已经酌情抛出价格预期后,陪同管理层和关键员工参观目标公司并举行会谈。与此同时,确定可能的指导性收购价格范围。如果最后聚焦一家或多家企业,就将会开展尽职调查。完成尽职调查后,具有依据确定一个的比较全面的报价。最后,咨询顾问主持销售合同谈判,直至合同签订。 借助咨询顾问的优势 委托精品并购咨询公司或精品投资银行可为收购交易带来诸多优势。该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均熟悉德国和欧洲的法律、经济和文化环境,这对于交易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咨询公司的中国同职员协助清除语言障碍,避免交易双方产生误解。理想情况下,咨询公司可在中国业务中提供其成功案例作为参考,这样也可保证咨询顾问对中国企业文化有相应的了解。此外,通过本土代理机构在德国收购一家中小企业的价格普遍较低。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咨询顾问了解当地市场以及拥有公司网络,而且在欧洲亲自为客户投入有效资源。  结论 一般来说,中国公司将主动收购委托授权给当地精品并购咨询公司,这样操作比自己从中国搜索或参加拍卖会更有针对性,同时节约成本。因此,中国客户享有能够与有吸引力的目标企业业主直接一对一会谈的优势。这样操作显然能获得更具吸引力(也即更低)的评估。与其他运作方法相比,通过该操作产生的收购过程成本则无关紧要。总而言之,该操作方法显然效率更高。最后,中国企业可以准确地从多个候选方案中选出最契合其发展战略的目标企业。

库卡业务迅猛增长

在被美的收购之后,库卡宣布2016年订单量达到新高峰。据库卡统计,34亿欧元价值的订单量超出去年约21%。汽车行业需求量最高,新订单量增长达30%。紧接其后的是工业(19%)和服务业(14%)。机器人业务部门的订单量增加了22%,达10.89亿欧元,迈入了十亿欧元俱乐部。两年前收购的瑞仕格更是增长了35%的订单量,合计7.43亿欧元。总销售额达到29亿欧元,与15年持平,息税前利润(EBIT)则有所下降。

继峰收购格拉默股份

宁波继峰收购安贝格企业格拉默9.2%的可转换债券。这家来自欧洲的民营企业将为此耗资6000万欧元,这些债券最晚将在一年后转换成股票。两家汽车配件供应商借此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据媒体报道,这次收购旨在遏制波斯尼亚家族投资集团Hastor对格拉默公司的影响力。

万达否认有意收购德国邮政银行

中国巨型企业万达否认了媒体对万达有意收购德国邮政银行的报道。据《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万达正关注欧洲金融机构,德国邮政银行正在其列,然而其母公司德意志银行并没有进行公开回应。

经济部放行欧司朗交易

德国政府为欧司朗出售旗下光源业务“朗德万斯(Ledvance)”给一家中国财团一事开了绿灯。在去年十月出人意料地撤销其授予的无安全疑虑证明之后,联邦经济部在最新的一次检查之后第二次颁发了此证明。以照明公司木林森为首的中国买家可以以超过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欧司朗的照明业务,收购这家慕尼黑传统企业的交割工作将会在9月完成。

苏奥传感参股Schürholz

苏奥传感入股位于德国和波兰的Schürholz 集团的三家子公司,从Schürholz GmbH, Schürholz GmbH & Co. KG Stanztechnik和Schürholz Polska各收购32%的股份。苏奥传感与Schürzholz早已合作多年,早在2011年双方就在扬州建立了合资企业。
Outbound-Investor China

中国对欧洲并购达到新高峰

中国对整个欧洲的并购活动在去年达到了新的最高峰。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2016年中方共进行了309项交易,相比2015年增长了48%。交易总额则更加引人注目:在2015年中国对欧洲的并购总额还是300亿美元,去年却激增了187%,总额达到了860亿美元。然而在16年下半年,交易额又有了明显的下降。 安永的并购专家们在去年上半年登记了176笔交易,下半年则只有133笔交易被记录在案。以下的交易数据更明显地展现了交易走势:上半年交易总额达到730亿美元,下半年却仅为130亿美元。巨型交易出现的时间点对下半年交易的疲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大的三项交易都是在六月末之前公布的:中国化工集团以44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集团先正达,位列并购榜首位,这是中方投资者迄今为止进行过的最大型的跨境交易。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巨头腾讯对芬兰游戏开发者超级细胞(“部落冲突”)86亿美元的收购。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南部家用电器集团美的对奥格斯堡机器人专家库卡47亿美元的收购。 产业聚焦 工业(72项交易)、高科技(42项交易)、能源技术和发电技术领域(29项交易)成为被中方追求次数最多的欧洲投资目标。除此之外,原料供应商(28)和健康领域公司(26)也受到这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青睐。得到同样垂青的还有消费品、金融服务和媒体娱乐领域的公司,中国与这三个领域的公司都进行了24项交易。 并购在德国 德国是与中国包括香港地区进行并购交易次数第四多的国家(68次)。排在首位的仍然是美国(162次),紧接着是瑞士的88次和法国的70次。按照安永的数据显示,中德并购交易总量达到了126亿美元(合117亿欧元)。然而数据中的三峡集团收购北海风电场的价格是按照当时的估价19亿美元计算的,后来表明,北海风电场的收购价只有6.3亿欧元(合6.77亿美元)。

中国基金投资Personal Medsystems

Sino-German High-Tech Fund (中德高科基金SGHF)参与了Personal Medsystems有限公司的第二轮融资。这家新兴的德国移动健康公司能从中筹集到500万欧元的资金。其他投资者分别是High-Tech-Gründerfonds(高科技创业基金)、Seventure、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PN Ventures和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发展银行。这已经是SGHF在德国进行的第三次投资。 建立于2008年的Personal Medsystems公司提供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符合最高医疗标准的心电图监测,力求预判对用户有危险的心血管事件,借此显著提高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存几率。 “我们对Personal Medsystems有限公司的创新性的服务和产品印象十分深刻”,SGHF的董事总经理Alex Liu在融资声明中解释说,“他们在瞬间心脏监测管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独树一帜,他们强烈的个人使命感为患者和其他用户带来了福音。” SGHF由东海社会安全基金和高科技创业基金共同持有,并受中德两国政府支持。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和中国总理李克强出席了2015年初的签署仪式。此控股公司聚焦在工业4.0、物联网、医疗技术、生命科学和其他高科技工业领域寻求早期融资的新兴企业。2015年11月SGHF以800万欧元投资入股柏林医疗技术提供商Fiagon, 在去年5月该基金增资中对科隆生物科技新兴公司Axiogenesis 参股10%。      

美的宣布已经完成对库卡的收购交割

美的宣布已经完成对库卡收购的交割工作,并已在一月六号全部支付完毕本次要约收购涉及的款项。这家来自佛山的家用电器集团现已拥有奥格斯堡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专家库卡近95%的股权,为此买家必须支付超过45亿欧元。 此次交易是迄今为止中方对德方在并购领域最大的一次投资活动。交易从一开始就引发了公众的舆论争议,从政界到媒体都表达了对德国尖端科技和核心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可能性的忧虑。德国副总理西格玛尔·加布里尔对此收购持否定态度,然而因为只有违背了国家利益才能禁止这次交易,所以他的经济部对此也束手无策。在出售了北美库卡航空业务之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防贸易控制理事会(DDTC)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问题也告一段落,在新年之前放行了此次交易。 美的于1968年建立与广东省,拥有逾200家子公司。这家家用电器集团在201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87亿欧元,雇有约100000名员工。坐落于奥格斯堡的库卡股份公司是工厂机器人和生产自动化领域的顶级制造商,这家拥有12000名员工的公司最近实现了约30亿欧元的销售额。

德国钾盐集团完成对镁宝肥业收购

德国钾盐集团已完成收购中国肥料生产商葫芦岛镁宝肥业有限公司的交割工作。据这家MDAX公司报告称,此次交易旨在扩展专业销售领域,并借助中国生产地进一步打入东南亚市场。此次收购早在去年七月十四号已被公布。相关人士至今没有透露具体出价讯息。 镁宝肥业自称是中国最大的人工硫酸镁生产商之一。此外,该公司还致力于针对油棕榈、大豆和甘蔗的化肥领域及工业用途领域。这家中国肥料公司的产品将充实德国钾盐公司的产品品种。中国产地现在的生产能力达90000吨,其生产能力将来有望扩充至180000吨。 德国钾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生产商,同时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钾盐供应商之一。该公司拥有14000多名员工,2015年其营业额达到约42亿欧元,稅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7.82亿欧元。在MDAX指数所列企业中,德国钾盐公司市值约为45亿欧元。

美国批准美的收购库卡集团

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公布,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及国防贸易管制理事会于12月29日宣布批准了中国美的集团对库卡的收购。这代表着此项收购的所有障碍均已被扫清。据悉,该交易预计将于2017年1月中旬完成。

腾讯和Navinfo入股Here

一家亚洲财团从奥迪、宝马和戴姆勒获得10%的导航专家Here股权。除新加坡国家基金GIC外,中国地图服务公司Navinfo及互联网企业腾讯也投资了这家扎根荷兰的服务提供商。这两家中国公司计划与Here在中国本地市场进行合作,投资金额尚不得而知。这次交易将会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上述三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早在2015年就以26亿欧元的价格从芬兰电信供应商诺基亚获得Here. 奥迪、宝马和戴姆勒曾希望通过对Here的收购确保美国互联网巨头Google和苹果公司未来不会独霸辅助系统、导航和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在收购Here之前,上述三家德国顶级制造商就曾强调借助地图服务提供商发展一个公共平台的意愿。 腾讯计划将Here的地图及定位服务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相整合。此外,前身为诺基亚子公司的Here还将与Navinfo在中国成立一家致力于导航服务的合资公司,两家合伙人将各持有50%的股份。除此之外,这家合资企业还将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导航系统提供未来不可或缺的高解析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