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而且不可避免

人们对中国的并购热潮有怎样的评价,人们就此对未来有着怎样的预期:

– 就我的印象而言,绝大多数的企业收购过程和收购之后的情况都非常顺利。我在与被收购公司的经理谈话时,几乎听不到他们有不满的意见。多数人会说,中国人并不参与这里公司的日常业务,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

– 并购是走向国际化的一种正常而必要的方法,我们应该对此表示接受。毕竟也有德国公司收购中国公司的案例(例如德国高仪 (Grohe) 在中国卫浴水暖产品及配件龙头企业中宇公司占有多数股份)。在五十年后,中方控股的德国企业数量将达到或超过现在的美方控股的德国企业数量。

– 人们必须认识到,并购可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灵活性。在 2009 年,金融危机使许多中型企业的实力大大削减。欧洲和美国经济发展停滞,而中国仍保持经济增长态势。例如在 2009 年,普茨迈斯特公司 (Putzmeister) 的销售额降低了约 50%,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Sany) 的销售额增长了约 50%-。在一年之内,两家公司的相对市场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正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Sany) 于 2012 年收购普茨迈斯特公司 (Putzmeister) 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关键问题并不在于这场金融危机,而在于中国企业的战略:即希望且必须像德国企业一样走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普茨迈斯特 (Putzmeister) 案例很有教育意义。在 2000 年,普茨迈斯特公司 (Putzmeister) 和施维英公司(Schwing,德国第二大混凝土泵制造商)占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中国市场。到 2006 年,两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已经降低到 10% 以下。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热潮使中国混凝土市场占到全球混凝土市场的约 60%。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训:当企业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上失去原有的领先地位时,则将随之失去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并将有可能被新的市场领先者收购。

– 中国公司收购德国公司的案例将继续不断增加。根据业务状况和资本市场状况,这一进程将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我们应将此视为正常情况。德国企业也应在中国通过并购方法巩固和提高其市场地位。

 

作者

simonHermann Simon(赫尔曼·西蒙)教授(双博士并拥有多个荣誉博士头衔)担任跨国咨询公司 Simon-Kucher & Partners 的董事长。前不久他出版了自己的新书“隐形冠军–走向国际化”。

www.hermannsimon.com

Prof. Dr. Dr. h.c. mult. Hermann Simon ist Chairman der weltweit tätigen Unternehmensberatung Simon-Kucher & Partners (www.hermannsimon.com). Vor kurzem erschien sein neues Buch „Hidden Champions – Aufbruch nach Globalia“.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