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kraus maffei - search results

If you're not happy with the results, please do another search

汉德资本

汉德资本(„汉德“)是专注于亚洲与欧洲的跨国合作投资的私募基金,旨在促进欧洲公司在亚洲及欧洲地区的可持续增长。 汉德专注于欧洲的高新科技企业并确定了五大重点关注产业:(1)智能生产和工业自动化,(2)高端装备及零部件,(3)先进材料和技术,(4)医疗器械和保健技术,(5)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和能效优化。 汉德认为业务发展及创新是投资的两大推动及成功因素。汉德为标的企业提供有机增长、战略性补强型收购以及业务运营改善等多方面的支持。 汉德尤其注重支持标的企业在亚洲市场的长足发展。汉德的亚太地区蓝筹企业网络可以帮助标的公司实现国际化和战略合作。汉德作为管理团队的合作者,和管理团队一起进行战略增长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汉德在中欧两地设有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在德国慕尼黑、香港、上海、北京四地设立办公室。投资管理团队成员具有在欧洲和亚洲丰富的行业市场知识以及投资经验。 2015年初起汉德首期募集资金达十亿美元。单笔投资规模通常在2,5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并可以采取灵活的投资形式、股权及融资方式等。 公司 服务行业 Venture Capital 成立年份 2015 设立中国业务部 2015 公司地址 慕尼黑、香港、北京、上海 专业领域 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创新系统和部件、新材料、医疗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效率 规模 2.5千万至1亿美元 参考项目 KraussMaffei Group, Gimatic 专业人士 24人   公司联系方式 AGIC Partners GmbH Odeonsplatz 18 80539 München 电话: +49 89 235 135 62 0 传真: +49 89 235 135 62 9 munich@agic-group.com www.agic-group.com   社交媒体 Xing LinkedIn 联系人   Heiko von Dewitz 合伙人& 总经理      

中国化工对先正达的收购要约期限延长

中国化工集团对先正达的公开收购要约将延长至9月13日,本次收购要约金额高达430亿美元,由于一些监管审批尚未完成而延期。目前该交易正在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预期在2016年底以前完成。中国化工表示,该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已延长,必要时可能再延长。据彭博通讯报道,中国化工正计划出售旗下一个部门价值100亿美元的优先股,以便为收购先正达公司的交易提供融资。 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化工集团还计划另外筹集150亿美元现金,而剩余所需资金则将通过贷款计划获得。此前该集团已在3月份拿到了一笔200亿美元的贷款,另外近130亿美元的贷款正在商谈中。

德国北海风电场花落中国三峡集团

中国三峡集团将收购黑石集团所持有的WindMW GmbH公司80%的股权。美国投资巨头之前通过其子公司Blackstone Energy Partners以及私募基金控股Meerwind海上风力发电场。本周一,中德两国总理李克强、默克尔共同见证了该项合作协议的签署。截至目前,合同细 节尚未披露,但据路透社消息,专家预计交易金额将达16亿欧元。

汉德资本收购意大利机器人制造商Gimatic多数股权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汉德资本(Agic Capital)收购意大利自动化企业Gimatic的多数股权。与此同时,公司少数股权持有者Xenon私募公司进一步增持。Gimatic的创立者Giuseppe Bellandi也将继续持股。汉德并未公布具体收购价,交易金额据称将突破1亿欧元。此次交易若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将于今年六月底完成交割。

中国化工巨头鲸吞德国行业领跑者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希望通过收购被誉为全球塑料和橡胶机械配件制造行业领跑者的克劳斯玛菲集团,巩固其市场的地位,同时推动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此举也为该德国公司发掘了更多增长潜力。 老牌企业克劳斯玛菲一直以来都是德国技术革新的代表,其风云变幻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创建的铁路机车制造厂。如今,该集团以能向全球客户提供制造及加工塑料和橡胶机械配件的整套技术跻身世界一流,且市场反应良好。自从三年多前加拿大金融投资商Onex公司加入之后,该企业发展十分迅速,2015年营业额增长了近10%,创下了新的记录。如今有新东家加入,使其长期发展的前景更加看好。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完成交割手续并且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就将以9.25亿欧元收购克劳斯玛菲。公司管理层对此显得十分欣喜。集团首席执行官Frank Stieler在收购之前的一次报告中表示:“我们期待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道加速我们在中国和亚洲的发展进程”。

中国化工完成对克劳斯玛菲的收购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今年年初宣布收购加拿大金融投资公司Onex 旗下的克劳斯玛菲集团。该交易目前已经得到所有监管部门的批准。克劳斯玛菲集团今后将负责领导中国化工下属各生产基地的机械制造业务。 中国化工在橡胶及合成材料的制造领域表现活跃并为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供货。在这一领域,该企业在中国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及生产设备。中国化工去年刚以70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 中国化工特别关注这家慕尼黑老牌机械制造企业在工业4.0上的表现。凭借对克劳斯玛菲集团的整合,中国化工势必会提升其在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公司董事长任建新在完成交割后的一次通报会上表示:“这将补足我们的‘短板’,同时也是我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所展开的一次全新合作。” 克劳斯玛菲集团的CEO Frank Stieler认为,这项新业务将促进德国就业岗位的增加。Stieler先生在公告中还指出:“借助管理和技术优势,我们将继续发展强化若干业务领域,以此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将拓展现有的产品系列,尤其是轮胎生产设备和化工机械部门。未来数周内,公司将启动相关必要的程序。” 2012年,加拿大投资公司Onex以5.68亿欧元的价格买下了克劳斯玛菲集团。今年一月初,中国化工集团与私募股权企业汉德资本以及国新国际投资公司共同组成投资财团以9.25亿欧元对这家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发起收购。克劳斯玛菲集团历史悠久,其商业传统可追溯到1839年。1989年,Mannesmann公司买下了这家老牌企业。在这家来自杜塞尔多夫的集团公司解体之后,克劳斯玛菲先是归于西门子旗下。2002年,它由金融投资公司KKR继续接手,将其转卖给竞争对手Madison,并在之后被Onex公司收归所有。2014年,克劳斯玛菲集团创造营业额约11亿欧元,全球员工总数约为4500人,其中2800人位于德国。

布鲁塞尔为中国化工开绿灯

欧盟委员会保护竞争总司日前批准了中国化工对克劳斯玛菲的收购。布鲁塞尔方面于周四声称,他们并不担心,这次有计划的合并将使新公司获得过大地市场力量。这宗交易于今年1月份被公布:中国化工、私募股权公司汉德资本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国新国际组成的投资财团从加拿大私募公司Onex手中收购这家德国的特种机械制造企业。这笔收购以9.25亿欧元成交,同时也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德最高投资记录。

中国是化工行业并购市场的全球驱动者

中国的化工工业在全球化工行业并购交易活跃度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十年前,中国在该行业全球并购中还仅仅扮演者不起眼的角色,而去年,中国企业参与21%的全球并购交易。排行榜第一的美国企业所占份额仅比中国多了一个百分点。第三位的日本以占12%的份额远远落后于中美。德国在其中占4%,以第五位排在韩国(6%)之后。企业咨询公司科尔尼(A. T. Kearney)在其名为“化工经理人并购调查”(Chemicals Executive M&A Review)的研究报告中公布了这组数据。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开年创纪录

新的一年前六周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就打破记录。根据中德并购交易平台的统计,已经发布的四宗交易——其中有两宗单笔金额创新记录——总额已经超过了27亿欧元。这一数字甚至高于2015年中国在德直接投资总额,即12亿欧元,的两倍。

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创下最高纪录

趋势在不断加强。去年,中国在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以200亿欧元创下新的纪录。与此同时,中国投资的目标区域和产业的差异化也更加显著。南欧是吸收中国资本的重要地区。除了技术行业的领导企业,更有不少消费品品牌和服务业公司引起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兴趣。这一结论源自墨卡托(Merics)中国研究中心和咨询公司Rhodium集团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 从2011到2015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平均每年达100亿欧元。2014年的140亿欧元曾是当时的最高记录。而2015年不仅在金额再创新高,44%的增长率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并购交易市场行情上看,不少大宗交易引人注目,如中国化工以70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 增长的驱动力 根据此项研究作者的观点,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这一趋势的驱动力正是中国自身的经济转型。推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这一因素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不断增高和本土市场不稳定波动。长期来看,由政策推动下的经济模式向现代化过渡发挥的作用还会更大。其中,高科技以及由消费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将作为经济模式现代化主导。 直接对外投资差异化明显 伴随着投资数额显著增加,投资领域的差异化也更加明显。在中欧并购交易中,来自技术、机械制造、汽车行业的企业一直受到青睐,而IT公司、通信供应商、金融机构和连锁酒店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从投资区域的角度来看,除了“欧洲三巨头”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外,中国投资者把目光也更多投向南欧。在过去两年里,这一地区吸引了约一半的中国在欧直接投资。除了买入倍耐力,中国投资者在南欧还完成了诸如大连万达参股足球俱乐部、海通证券收购葡萄牙投资银行圣精银行(Banco Espirito Santo)等大宗交易。 前景广阔 在过去五年内,德国从中国的对外投资里获得了稳定的注资。根据墨卡托和Rhodium的计算,2015年中国在德国投资共计12亿欧元,略少于一年前的14亿欧元。而在今年,仅以中国企业14亿欧元收购德国废弃物管理公司EEW和9.25亿欧元收购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这两笔交易,就足以赶超之前的记录。鉴于这些、以及更多正在欧洲进行中的大宗并购交易,作者认为,并购热潮还将延续下去。尽管中国目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危机,但中国崛起的故事仍在继续。宏观经济因素依然对中国投资者的“走出去”战略发挥影响力。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欧洲富有吸引力的潜在目标将在未来推动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并购。 点击这里可下载此项研究(英语)。

430亿美元——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集团(Syngenta)创下了中国在海外投资新的记录。为了这宗交易,中国化工准备花费430亿美元,这个价格也最终结束了这场竞标拉锯战。中国化工于去年就已经发出了收购意向,但遭到先正达公司的拒绝。遭遇拒绝的还有同样提出报价的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Mons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