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7.31亿,堪比美国总人口的二倍、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中国互联网络中心认为电子商务是网民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中国作为工业产品的贸易合作伙伴也在国际上也广受欢迎。因此,企业或组织若想成功扩张中国市场,一个在线网站无论是对于B2C还是B2B市场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企业却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原因何在?
CDNetworks最新对欧洲品牌在中国的网络性能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欧洲企业或组织由于在线网站过于简单以及加载过程漫长而错失市场良机。
等待时间超越底线
调查结果十分现实:85%的站点加载时间过长,致使中国网民失去了等待的耐心。欧洲品牌的中文页面平均加载时间为33.1秒,对比网民仅5秒钟的期待时长,该数字近其7倍。大多数中国网民最晚会在24秒后关闭一个未打开的网页。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在等待时间过长时会直接转向其他站点。即使是那些会再次访问相同网站的用户,如果情况未改善的话,也会在尝试数次后放弃。
欧洲企业的中文网址 | 中文网页的平均加载时间 (秒) | 加载时间超越网民平均期待时长的网站所占比例 | 加载时间超越网名平均愿意等待时长的网站所占比例 |
总共 | 33.10 | 88% | 46% |
德国 | 17.23 | 78% | 26% |
意大利 | 34.32 | 90% | 57% |
英国 | 32.12 | 96% | 64% |
法国 | 34.30 | 96% | 59% |
瑞典 | 33.17 | 97% | 66% |
丹麦 | 33.10 | 96% | 58% |
消极后果
对于欧洲公司来说,这种情形会让他们错失良机。因为即使欧洲品牌对于中国网民具有非凡的吸引力,网站访问速度过慢的局面也会给企业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长久来看,也会影响到公司的销售额。85%的网民会因为网站性能差而联想到企业的其他表现也欠佳。57%的网民认为网站安全性不够,19%无法信任此类网站,15%认为网站不可靠。甚至有17%的网民会质疑,这类站点所属的企业是否能够长久经营下去或者是否对中国客户感兴趣。
如何应对
页面加载时间基于数据从源头到用户终端的距离。将源于欧洲的网页内容传输到中国因此总归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中国国家防火墙防火长城的自动检测也额外延长了页面加载时间。很多企业都试图通过在香港设置计算机中心进行网站服务器托管,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而这其中的问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并不位于防火长城内。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将托管位置迁到中国大陆,最理想的是迁往离顾客群体较近的大城市,然而此举无疑是十分耗财耗时耗力的。如果互联网托管服务商、云服务供应商或是内容分发网络(CDN)已经具备必要的机房网络设施,或者可以保障在中国的网络性能,那么其将是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选择的关键点是,供应商应该在中国真正拥有市场能力、优秀的员工、相互关联的网络,以及与其他重要的网络供应商维持有良好的关系。此外,其必须拥有扎实的相关市场知识并能够提供支持,以便欧洲公司符合中国政策方针,并能从行政机构处获取所必须的网络经营许可。同时,服务商必须能够提高动态和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并能对分散式阻断服务(DDoS)攻击进行防御。
展望
下一项挑战则涉及到所有向中国输送网站信息的企业和组织。2017年7日1日即将生效的法律变更将对订单和账单数据、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上的数据交换等内容做出新规定。此类数据以后将不被允许从中国输出,只能在当地处理。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没有机房设施的欧洲企业需要在中国寻找有服务器和节点、并且具备必要的最新经营许可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必须创建所有系统的中国镜像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同时这一切都不能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调研基本数据
参与页面加载时间调研的1780家网站来自下列国家:德国 (746),意大利 (126),英国 (195),法国 (325), 瑞典 (77) 和丹麦(311)。484名中国网民就其对于中国和欧洲网站的观点和态度接受了访问。
人物简介: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