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2022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就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0亿欧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自2000年
以来所有已记录的统计。虽然中国仍旧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地点,但需要提及的是,在2018年
至2021年期间,仅巴斯夫、西门子、大众、宝马和戴姆勒等大企业就占了所有来自欧洲的投
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下我们为您阐明在中国或亚洲地区扩张业务的五大挑战,以及克
服这些挑战的实用方法。那些希望通过在中国和亚洲的 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强增长的公 司,需要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 公司、如何细分市场,以及如何对供应链进 行管理。我们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 析:

1. 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公司是应该先建立一个 出口基地,还是先获得产品的直销许可更 佳?或者拥有着强大的品牌地位甚至更支 持收购或建立子公司吗?以下图表为您展 示进入中国市场时一个初步的定位依据。

来源: Hawksford

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应该考虑两个关 键的问题:
• 他们愿意投入多少现有资源,即金钱、 时间和专业知识?愿意投入的越少,以 合同形式(如许可、特许经营项目或其 他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中国市场的这种 方式对该企业就越有利。
• 他们期望对公司保持多大的控制权?如 果期望值高,最好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全 资子公司(WFOE)。

2. 在高端市场的平衡行为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研究, 到2030年,新兴市场的增长将从根本上重 塑全球贸易。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中产阶级,而他们的喜 好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对产品开发和相关 的制造链造成巨大的影响。最终,想要获得 市场份额的中型公司将不得不以在客户可 承受的价格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人们 越来越重视购物体验。特别是现代化的线 上交易可以比起在欧洲更容易吸引到亚洲 的新兴人口群体。

3. 具有当地特色的国际制造基地

即使生产基地为了更接近客户而越来越多 地被转移到国外,但商业方向和战略仍然 是在基层决定的。长久的客户关系与持续 性比短期利润更重要。中小企业所面临的 挑战是如何在新兴市场以不失去品牌高端 身份的前提下在需求较高的中价位段建立 自己的地位。较小的中型企业可以根据当地 市场研究的结果,根据不同国家本土的情 况来定制单独的战略。而较大的中型企业 可以同时管理其本地以及跨区域的业务, 例如位于新加坡的亚洲总部以及位于其选 定的新兴国家的区域生产基地。

德国企业每年在中国额外投资了这些数额的欧元(以十亿为单位); 来源: Hawksford

4. 产品系列的多样化有利于划分市场

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们已经利基市场上追赶 上来并正在占领市场。如果德国的隐形冠 军企业没有找到战略方案,他们在未来的 增长将大幅减少。是否决定用投资来对抗 这种发展,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公司的规
模、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进入壁垒、成 本以及当地竞争对手的实力。其中一种选 择是,用只针对新兴市场的特殊产品来扩 大产品系列,前提是利基市场相对较大, 而且在其中端市场部分中有强大的增长潜 力。

5. 供应链管理:确定优先次序和地方 化

谈到供应链的地方化,以中国为首的亚太 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几十年来,它拥 有便利的贸易路线和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模 式,这提高了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效率。 当地专家可以就供应链风险和机会提供建 议。关键部件只由一个国家提供,这在未来 将十分罕见。关于这方面有很多关于“中国 +1”战略的讨论,并正从不同地区寻找可替 代其的供应商。然而,试图多样化对于这种 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链来说特别困难,因为 它们非常耗费时间以及属于资本密集型。 因此,在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变化中,供应链 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制图 与可视性能力,以准确显示直接供应商和 合同制造商所使用的材料和部件的制造地 点。

总结

国际业务的扩张需要战略规划、时间和资 源,以便在亚洲长期发展。一个顾及到上述 五个挑战的行动计划可以缓解许多起步期 的问题。特别是当地的生产地点在此将有 所帮助。另外,正在增长的中产阶级的产品 偏好,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可能会 在未来几十年内强烈影响到全球产品的开 发和相关的制造产业链。因此,产品开发应 该在早期阶段就与未来市场的需求进行略调整。

Sebastian Hoffmann
高级销售和业务发展助理 at 霍克斯福德

塞巴斯蒂安-霍夫曼(Sebastian Hoffmann)是霍克福德在中国的德国办公室的负责人。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一直为企业家、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业务努力提供咨询,并在技术、机械工程、零售、建筑、化学制药、电气工程、金属生产以及塑料和造纸行业等方面拥有多年的行业经验。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