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迟五个月后,下一个热点新闻可能会在中国的外国社区中沸腾起来。2022年1月1日起,针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收入征税的特别规定将被取消。租金或学费的补贴也将被定期征税。这对雇佣外国人的公司来说会是一种成本增加,对于外国雇员来说也会带来更多负担。按JP contagi公司的计算,如果企业不准备补偿更高的税收负担,那一个年薪100万元人民币的外国员工,要在上海和妻子以及两个学龄儿童一起生活与工作,净工资从明年起减少19%。如果企业准备对此进行补偿,这意味着成本将增加34%。
目前还不知道新规是否真正会出台。在华外国公司的游说组织正试图说服中国的主管部门。由于这些规定,外国公司招聘外国专家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这些专家不得不慎重考虑,为在华企业工作是否还有吸引力。
一方面这些考量很容易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很费解。多年来,同样是这个游说组织一直在正当地要求,无论是外国还是国内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都应当获得平等待遇。当然,这主要是指对个别行业没有限制的市场准入。然而,这些要求平等的人也必须接受,平等会出现在一些可能会让他们不乐意的方面。也许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对所得税的调整大发雷霆,而是以此为契机,要求在其它方面更快地跟上。
除此之外,可以认为地方当局将寻求并找到使外国专家生活更美好的方法。因为即使目前的印象有点不一样,中国也不想失去尖端国际人才。如果有很多持外国护照的专业人才在商业园区工作,那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加分项。因此,当局正考虑如何使外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容易,包括经济上的馈赠。
例如,去年十二月,青岛自贸试验区向园区内工作的所有外国人承诺在年薪基础上提供30%的补贴作为圣诞礼物。无论收入多少都一样。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此公告已经发布了八个月,目前尽管还不清楚,这笔资金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支付,但还是可以认为园区将遵守承诺。这反过来又会导致良心上的冲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外国人的薪水本身比本地同事的就高很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工作。为什么外国人还要额外——说得直白一点——被宠上天呢?地方当局为了让外国人觉得更有吸引力而考虑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尤其是他们可以改变什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是,他们难道不应该考虑,如何改善及简化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吗?调整当地员工通常很低的工资,而不是把钱分配在本来工资就比较高的地方,这不是很有意义吗?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如果希望更多的外国人在这里定居工作,首先得考虑简化入境规定,并让居留许可的审批不那么官僚。
狄沛(Peter Tichauer)
狄沛(Peter Tichauer)是一位公认的中国专家。他创办了经济杂志《ChinaContact》并担任了该杂志20多年的主编,之后,自2018年起负责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德语新闻工作和公共关系工作。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