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ötig Wasser auf die Mühlen gegossen
Constantin Schreiber ist Sprecher der „Tagesschau“. Constantin Schreiber ist auch Autor. „Die Kandidatin“ heißt sein neuer Roman, der vor den diesjährigen Bundestagswahlen erschienen ist....
团结起来总是更明智的
“我们变得太过于依赖中国了。”这是8月30日德国电视一台(ARD)的“无情但公平”(Hart aber fair)栏目中的最后一句话。这期节目是关于新冠的。这句话是卫生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说的,跟新冠只在一定程度上有关系。然而,这句话在观众的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就像过去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许多头条新闻,一直在教导我们害怕中国。
这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在2010年10月底发表的一份立场文件,该文件对中国在东欧和中欧的竞争采取了“正面”的态度,并毫不避讳地要求进行政治干预。它详细列举了中国如何以“不平等的手段”在这些地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此在被视为不可动摇的德国地盘的经济部门站稳脚跟,自然也不利于中欧和东欧经济。这纸文件在当时读起来就像是针对“全球化”发展的强烈抗议。中国的企业在某个时候不仅会急切地想要得到“全球化成果”,而且还会亲自到“世界花园”中去“收获”——这难道不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吗?理所当然。就像竞争一样,东欧及中欧的德国企业当时貌似并没有对此做出准备或者准备不足。至少针对中国企业带来的竞争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争论还是相似的。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来确保经济战略优势,当然,是用与我们的竞争理念相违背的手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今年还加上“口罩和疫苗外交”,中国利用它获得影响力。此外,德国通过阻止疫苗专利的发布来阻止向国库不太充裕的国家的人们提供新冠保护的努力,为了能在市场上确保必要的疫苗数量。
在标准的问题上也类似。谁决定技术进步,谁就能定义标准。几十年来,都是西方工业化国家拥有发言权。欧洲人只是头疼地意识到,这并不是上帝赋予的权利。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在某些领域一直都是技术及科技的潮流引领者。西方企业在中国的飞跃上提供了帮助。这一点不应该被忘记。如今,西方政府越是试图让中国从全球技术进步中脱钩,就越是推动了中国的创新。几周前在领英(LinkdIn)上读到的讨论很是让人惊讶,认为中国有朝一日可能“支配”世界标准这个观点是“可怕”的。为什么呢?因为“西方世界”有决定权?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忘记感谢欧盟的议员们。他们阻止批准了欧盟和中国艰苦谈判达成的投资协议。这份协议本可以让欧洲人有机会坐在中国的标准制定桌上。反之亦然。因为毫无疑问,拼凑起来的规范和标准对谁都没有好处。当我们想到家里众多的电子设备都有其特定的插头和转换器时,大家都觉得已经受够了。
对欧洲人来说,他们的议员们已经从他们的手中(暂时)夺走了一个协调的机会。对于因此造成的不团结以及关于技术影响的竞争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了。
少一些互相指责,多一些合作——这不应该只是对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那些宁愿“对立”而不是“合作”的人,比起胜利来说更容易失败。目前谁在“脱钩”,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中国被西方国家指责,但也有针锋相对的回应。即使很多人假设,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包含的“双循环”政策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但也很少从中国的政客哪里听到像开头引用的卫生部长所发表的观点。
少一些互相指责,多一些合作——这不应该只是对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那些宁愿“对立”而不是“合作”的人,比起胜利来说更容易失败。目前谁在“脱钩”,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中国被西方国家指责,但也有针锋相对的回应。即使很多人假设,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包含的“双循环”政策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但也很少从中国的政客哪里听到像开头引用的卫生部长所发表的观点。
完全平等还是最好有所差异
最迟五个月后,下一个热点新闻可能会在中国的外国社区中沸腾起来。2022年1月1日起,针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收入征税的特别规定将被取消。租金或学费的补贴也将被定期征税。这对雇佣外国人的公司来说会是一种成本增加,对于外国雇员来说也会带来更多负担。按JP contagi公司的计算,如果企业不准备补偿更高的税收负担,那一个年薪100万元人民币的外国员工,要在上海和妻子以及两个学龄儿童一起生活与工作,净工资从明年起减少19%。如果企业准备对此进行补偿,这意味着成本将增加34%。
目前还不知道新规是否真正会出台。在华外国公司的游说组织正试图说服中国的主管部门。由于这些规定,外国公司招聘外国专家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这些专家不得不慎重考虑,为在华企业工作是否还有吸引力。
一方面这些考量很容易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很费解。多年来,同样是这个游说组织一直在正当地要求,无论是外国还是国内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都应当获得平等待遇。当然,这主要是指对个别行业没有限制的市场准入。然而,这些要求平等的人也必须接受,平等会出现在一些可能会让他们不乐意的方面。也许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对所得税的调整大发雷霆,而是以此为契机,要求在其它方面更快地跟上。
除此之外,可以认为地方当局将寻求并找到使外国专家生活更美好的方法。因为即使目前的印象有点不一样,中国也不想失去尖端国际人才。如果有很多持外国护照的专业人才在商业园区工作,那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加分项。因此,当局正考虑如何使外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容易,包括经济上的馈赠。
例如,去年十二月,青岛自贸试验区向园区内工作的所有外国人承诺在年薪基础上提供30%的补贴作为圣诞礼物。无论收入多少都一样。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此公告已经发布了八个月,目前尽管还不清楚,这笔资金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支付,但还是可以认为园区将遵守承诺。这反过来又会导致良心上的冲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外国人的薪水本身比本地同事的就高很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工作。为什么外国人还要额外——说得直白一点——被宠上天呢?地方当局为了让外国人觉得更有吸引力而考虑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尤其是他们可以改变什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是,他们难道不应该考虑,如何改善及简化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吗?调整当地员工通常很低的工资,而不是把钱分配在本来工资就比较高的地方,这不是很有意义吗?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如果希望更多的外国人在这里定居工作,首先得考虑简化入境规定,并让居留许可的审批不那么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