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保住德国人的工作

Zusammenarbeit wagen: Chinesische Investoren erschließen Deutschland neue Chancen.
Zusammenarbeit wagen: Chinesische Investoren erschließen Deutschland neue Chancen. / 对来自远东的投资者的顾虑往往是毫无根据的. Quelle: Thinkstock; © K King Photography

Thomas Müncher(托马斯·明彻)

德国逐渐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直接投资目标国之一。根据研究机构 -Prognos AG 的估算,截止到 2020 年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将高达 21 亿美元——为 2012 年的三倍有余。和来自西方工业国的投资者相比,中国企业在这里却遭遇到一些并不合理的顾虑。

 

Loewe(罗意威):来自中国的救赎?

最新的中国投资者介入就发生在短短几天之前。陷入危机中的电视机生产商 ­Loewe(罗意威)和世界驰名的纯平显示器供应商海信国际 (Hisense Interna-tional) 缔结了战略伙伴关系。这家来自德国克罗纳赫的传统企业必须在 7 月中旬申请债权人保护,以推动资产重组。公司计划降低成本,并解雇五分之一个岗位。董事会主席 Matthias Harsch(­马提亚·哈施)说,和海信的合作关系“­在进一步的结构重组中将扮演核心里程碑的意义。”Loewe(罗意威)在未来将和中方在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等环节密切合作。借此,Loewe(罗意威)也能提供更为物美价廉的电视机。之前其电视机价格在 1,000 到 5,000 欧之间。另外,Loewe(罗意威)还能确保持续地利用中国的最新科技和销售市场。海信预计能从这段合作关系中获得更多的西欧业务,主要在德语区市场和比荷卢地区。这家由法兰克人经营的企业将首先为中国公司打开在奥地利试销市场的销售局面,引入最新的超高清技术。此外,海信还能接触到由 Loewe(罗意威)自主研发的电视软件。

德国深受中国投资人青睐

2013 年 3 月,中国控股公司 SGSB 集团
收购了工业缝纫机生产商 Pfaff。其竞争公司 Dürkopp-Adler 早在 2005 年就已归
SGSB 集团所有(参见第 40 页采访)­。 Kiekert 公司是中央闭锁装置发明者及自动锁专家,它从 2012 年 3 月起隶属于中国国有工业集团、来自北京的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些案例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德国搜寻战略加盟机会。和来自美国或英国的投资人相比,中国投资对德国的意义尚且不大。但是在接下来几年将愈发活跃。专门从事经济研究的公司 Prognos AG 预测,每年从中国流往德国的直接投资从 2011 年的约 5 亿美元将增长至 2020 年的 21 亿美元,比前者翻了四番。和其它欧盟国家相比,德国很明显更受到中国投资者的青睐。欧洲商会一份 2013 年 1 月的问卷显示,在 74 家受访中国企业中,有 62% 表示已在德国投资过。

这种关注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由于全球性金融市场危机,许多德国中小企业陷入危机。来自 GIGA 亚洲研究机构的 Margot Schüller(玛戈特·舒勒)博士解释道:“当企业很难拿到银行信贷,而另一条路又是美国的对冲基金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出售给中国投资者这条路。”“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一位长期合作的客户,后者了解这家公司,而且没有野心介入管理层。”

中国的加盟将改善价值创造

在收购中,人们倾向于选择有意于公司持续发展且保障员工工作岗位的投资者。贝塔斯曼基金会欧洲和亚洲计划项目经理 Cora Francisca Jungbluth(科拉·弗朗西斯·容布卢特)说:“以往,中国人通常接手已破产或频临破产的德国企业,并且保住了其员工即将失去的工作岗位”(参见采访)。另外,一些中国企业没有购买德国公司股份,而是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从而创造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例如,电子通讯供应商华为就在德国生产基地雇佣了超过 1,600 名员工,并为德国电信和沃达丰供­货。

德国受到这些来自远东的投资者的青睐,因为这里的中小企业能提供中国人想要的东西。20 世纪 90 年代起主导地位的还是市场开发或市场引导方面的投资。比如说大型中国船舶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Cosco) 和中国海运集团 (-China Shipping) 及许多其它的中国贸易公司。后来,人们开始试着入股和收购德国品牌企业,如 Goldpfeil 和 -Junghans,但是试验失败了。Schüller(­舒勒)说:“在过去几年里,大宗并购交易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机械制造、汽车工业、信息技术和化学工业。”这里所收购的企业多在本领域内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由于这类战略投资,中国企业得以改善自己的价值创造方式。比如,中国机械制造商潍柴动力 (Weichai Power) 通过进驻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叉车制造商 Kion(凯傲)完成了这一层级跳跃。

雇员害怕岗位裁员

然而中方的加盟也为德国中小企业带来很多好处。Schüller(舒勒)说:“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加盟和收购都会继续保留先前的管理层。”“监控的对象主要为经济效益和金融稳定性。因为目标是保持公司的长期运转,所以双方能齐心协力进行必要且耗时的结构重组。”有时,中德公司双方甚至拥有互补的生产结构,促进了双方的市场开发,并拓展了所购公司的销售面。

尽管有以上优势,但是在公开场合对中国投资者的顾虑非常普遍。德国当地领导层害怕专业技术外流到中国,当地雇员害怕失去工作,因为他们在中国的那些同事工作薪水更低。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一项关于中国在德国直接投资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偏见通常是毫无根据的。“­这种对中国投资者的普遍怀疑是不恰当的”­,Jungbluth(容布卢特)说道,“这些直接投资对德国的工业价值创造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中国投资方还会保住岌岌可危的工作岗位,并创造新的职位。不过,用中国人的钱创造的岗位数量目前还不多。Jungbluth(容布卢特)说:“但是截止到目前的收购案例表明,中国人一
直遵循着保留收购企业的德国生产基地
这一目标。”比如说,三一重工 (Sany) 在收购水泥混凝土泵制造商 -Putzmeister
(普茨迈斯特)时,就通过新创立一家德国子公司创造了 30 个新的岗位。

高管缺乏国际经验

不过中国企业收购德国公司也存在弊端。“中国投资者常常缺乏国际管理经验。而且中国和德国的管理风格差异明显。这样一来,所购的德国企业如何融入就非常困难了。”Schüller(舒勒)这样解释道。另外,中国和德国的法律规章,例如公司法和劳动法也存在天壤之别。Schüller(舒勒)认为:“对双方来说,如何斡旋于这两个不同的世界是最困难的任务。”过去和中国投资人的收购交易也有消极的经验,即出于节约成本考虑生产环节完全转移到中国,而在德国仅保留该品牌的销售环节。

中国投资者和其它国家的投资人有什么区别,比如说英国或美国?Schüller(舒勒)解释说:“对于后者来说,从企业大规模收购中学习,或者获得自己所没有的技术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说:“这些投资者大部分都拥有同样的技术水平,他们希望通过收购补全自己的市场分类,或者扩展自己的市场地位。”他们的管理层拥有较丰富的国际经验,希望将所收购的公司快速融合。德国的原管理层通常会解散或者削减,多出来的员工将被解雇。Schüller(舒勒)说:“母公司的目标就是提高效率、改善收益局面。”

中国投资者不在公共场合
表明态度

而中国人则目光比较长远。到目前为止,他们收购的多为中小企业。欲购买德国股份的金融投资者甚至亲自前往当地寻找投资者。因为对于这些私募股权公司来说,这种收购通常比不稳定的股票行情更赚钱,因为中国人出的价格很高。那么是否连纳斯达克上市的大集团也会成为他们的目标呢?目前来看这还不现实,但是据专家观察,中国投资者在欧洲也在搜寻规模很大的公司。

总结到目前为止的中德交易,
Putzmeister (普茨迈斯特)是归功于灵活的公关工作的一个例外情况。投资方三一重工许诺将保留德国生产基地和工作岗位直到 2020 年,从而消除了员工的顾虑。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还在公共场合高度赞扬了这家施瓦本企业出色的技术和产品的声望,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但是这种情况还并不普遍。因为中国投资者一般不会在公共场合表明自己的收购目标和计划。原因不仅仅在于这种企业通讯在中国还不普遍。还因为许多中国高管缺乏对西方媒体情况的了解。至于未来的投资是否能获得更为积极的评价,主要还得看中国投资者能够信守自己的诺言。这些行动的发展态势如何,得等几年才能作出评价。

总结

来自中国的战略投资者对德国中小企业来说首先是一个机遇。通常他们的盈利能提高,当地的工作机会能得以保障。但是,这样的加盟也会带来不利因素:许多中国高管缺乏国际经验,德国公众获得的信息太少,而且中国和德国企业的竞争条件并不平等。中国投资要想成为成功的典范,在政策方面也需要努力制定普适的规定。

—————————————————————————————————————————————————-

中国在德国的战略投资动机有哪些?

Dr. Margot Schüller (玛戈特·舒勒)博士,GIGA 亚洲研究机构

 

收购的对象通常为技术发达的企业,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上有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有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更受欢迎,因为这能够提高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声望。此外,这类战略投资还会收购或成立在价值创造链条中占据其它地位的欧盟公司,例如在劳动力成本低的东欧国家的劳务加工行业。对于中国最大的 IT 集团华为和中兴来说,德国为他们带来了高资质的专业人员,并提供和德国电信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机会。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