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BASF)加强在中国的研发进程

巴斯夫(BASF)加强在中国的研发进程
照片: BASF

巴斯夫上海创新园进入了第三阶段。随着业务的扩张,巴斯夫突显了其在中国及亚洲持续的投入,集团在这个区域的研发活动越来越多。此外,巴斯夫还宣布在研究联盟“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的框架内组建了一个咨询委员会。巴斯夫表示,这加强了集团在亚洲的创新活动。

据这家总部在路德维希港的化工集团报道,巴斯夫上海创新园的第三阶段已经启动。巴斯夫在中国的园区扩建包括了一栋专门用于研发的大楼以及一栋技术中心大楼。按计划,建设工作将于2022年底完成。届时,巴斯夫在上海创新园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2.8亿欧元左右。上海创新园现在已发展成为了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的创新中心。

据该集团称,上海创新园的研究员和开发员在过去五年里申请了超过220项专利。因此,该基地在巴斯夫对于汽车、建筑以及消费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次扩建标记了巴斯夫继续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次扩张,巴斯夫将有针对性地扩大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创新园的重点在于新材料、新系统以及化学工艺流程。为此,集团希望满足汽车、建筑和涂料等成长性工业的需求。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斯蒂芬·科特拉德博士(Dr. Stephan Kothrade)表示:“上海创新园区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扩大为我们的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并巩固了巴斯夫在当地作为创新合作伙伴首选的地位。”

为巴斯夫在中国和亚洲的客户进行研发

与此同时,巴斯夫在研究联盟“亚洲开放研究网络”的框架内设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这将由来自亚洲顶尖大学的专家组成。委员会的任务是向巴斯夫提供有关研发项目的专业意见,并尽早将中国及亚洲的行业趋势纳入讨论。

同时,巴斯夫也希望加强与这些大学的合作。目的是加快巴斯夫的创新绩效,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发布。

NAO联盟于2014年起成立,是巴斯夫与亚洲十二所大学及研究所共同的一个平台。已经完成了70多个项目,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单体、聚合物、表面和接触面、涂层、催化作用、电池材料、化学和工艺工程、杀虫剂以及研发中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

巴斯夫先进材料和系统研究平台总裁楼剑锋博士(Dr.Jeffrey Lou)说:“创新使巴斯夫成为领先的化工企业,也是我们实现盈利有机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我们正在扩大在亚洲的研发实力,加强开放创新活动,并进一步扩大我们的能力,为客户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需求开发解决方案。”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