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reiner 集团在中国举行五周年庆典
Schreiner Group GmbH & Co. KG (Schreiner 集团)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举行五周年庆典。
五年前的今天,总部位于慕尼黑附近上施莱斯海姆(Oberschleißheim)的Schreiner 集团在上海附近开设了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这家功能标签的制造商原本是在这里为汽车行业生产产品线的。现在,公司也在这里为旗下业务部Schreiner MediPharm生产产品。
Schreiner集团的董事总经理罗兰·施赖纳(Roland Schreiner)认为,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与同样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客户间的距离:“上海的基地在过去几年间发展得非常好。我坚信,我们在中国为Schreiner集团铺设了通向成功未来的道路。作为供应商,我们对于全球客户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我们为他们的中国生产工厂提供更高的交付安全性,并通过在当地的存在为他们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提供支持。
Schreiner集团希望在中国得到发展
该公司还提到,他们希望将产品开发从上施莱斯海姆总部转移到中国去。同时,在当地生产的产品数量将会得到提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奉浦区的成功。自2016年成立以来,那里的员工数量就翻了一番,并且到2019年,仅仅过了三年,就达到了收支平衡。从那时起,Schreiner集团的中国分部就一直在这个盈利区运营。
克诺尔扩大在华生产规模
为了满足中国上涨的需求量,克诺尔制动系统(Knorr-Bremse)正计划用一个产能更大的新工厂取代其在港口城市大连的现有工厂。
对于克诺尔制动系统来说,中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公司才在去年秋天宣布计划在首都北京开设一个研发中心并开始建立一个新工厂。不久后,他们便接到了为中国首都新地铁线配备制动系统的订单。
克诺尔制动系统现宣布建立新工厂并同时扩建其在大连的工厂。目的是在中国东北港口城市将研发和测试设施与生产相结合。在该地区的这一结合也是为了加强与大连市政府的合作。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克诺尔股份公司和大连金普新区管理部门在线上签署了协议。该区是现有工厂和新厂房的所在地。参与线上会议的人员来自大连、上海和慕尼黑。
“我们很自豪,大连工厂近年来继续保持着出色的业绩。我们在这里生产的商用车占我们在中国的商用车业务的一半。鉴于大连工厂的重要性及其快速发展的情况,我们将继续扩大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生产,并继续向我们的中国客户提供顶尖技术。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地方政府在轨道车辆业务上的合作。”克诺尔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徐保平表示道。
克诺尔制动系统称该合同是其公司为满足中国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努力的里程碑。
克诺尔在华新机遇
新工厂最早计划于2021年6月进行奠基并于一年后完成建设。这一4万平方米的厂区最早可在2022年12月开始进行生产工作。此次扩建后,克诺尔制动系统将在大连新增300个新工作岗位。其位于大连的公司自2004年以来以其合资企业Hasse & Wrede CVS的形式开展业务。而此次扩建有可能并非是该工厂的最后一次扩建。市政府已经为克诺尔制动系统将来的在华扩张预留了2.5万平方米的场地。
“克诺尔制动系统正在大力投资其生产能力,以发展世界领先的前瞻性技术。” 克诺尔制动系统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兼商用车系统负责人Peter Laier博士表示道。“我们坚信与当地以及其他商业伙伴的紧密合作可以扩大生产。从而,我们能够继续开发更加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是克诺尔制动系统未来在中国继续扩张的重要一步。” Laier博士表示道。
埃齐向中国出售业务领域
埃齐放射及医药科技股份公司(Eckert & Ziegler Strahlen- und Medizintechnik AG)日前宣布,将向中国出售其肿瘤放射设备(HDR)业务领域。买方是来自上海的上海惠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TCL Healthcare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埃齐公司在几周前宣布将加强参与中国市场。该公司将在南京和上海之间的中国东部城市金坛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如今,该同位素技术组件开发商和生产商打算将其HDR业务出售给一家中国公司。
该业务领域已经被分拆到BEBIG医疗股份公司(BEBIG Medical AG),其2019年营业额达到1100万欧元左右,2020年也达到小千万欧元的营业额。
如今,惠影先收购了BEBIG 51%的股权,并可以在2024年前收购剩余的49%。该公司获得了相应的认购期权,此后Eckert & Ziegler获得了相应的认沽期权。若行使认购期权,购买价格依照今日所签订合同的购买价格。若行使认沽期权,价格可能会根据BEBIG-EBITDA的发展情况上涨。
埃齐观察到中国市场涨势
埃齐认为亚洲的HDR设备市场正在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因此,埃齐执行董事会成员Harald Hasselmann博士坚信,只有与强大的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才能充分发挥HDR业务的潜力。因此,他认为此次出售是明智之举,而且能让埃齐将更多精力放在快速发展的放射性制药业务上。
尽管埃齐已经将肿瘤放射设备业务出售给了上海,但生产仍将在德国进行。
胜伟策中国金坛工厂开始投产
以亏损告终的2020疫情之年结束后,胜伟策电子股份公司(Schweizer Electronic AG)董事会主要鉴于中国金坛的新工厂而预计2021年的销售额将出现跳跃式增长。
印刷电路板制造商胜伟策公布了其集团2020财年的初步数据。由于新冠疫情,该集团上报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负950万欧元,因为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均有下降。此外,近300万欧元的坏账损失以及胜伟策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金坛新工厂的投产亏损也压低了业绩。胜伟策迄今已为于2020年5月开始运营的新工厂投资了1亿欧元左右。
胜伟策董事会如今将希望寄托在位于南京东南方向的金坛工厂上。它的生产能力是位于巴登-符腾堡州施拉姆贝格市的总部的五倍。目前,工厂仍在进行认证流程。其在2020年11月成功完成的VDA6.3审核是认证流程中里程碑式成就。该工厂持续积极发展,2021年将获得重要的技术资质和认证。金坛工厂及其在中国的相关业务有望使胜伟策公司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并拓展客户基础。
胜伟策因金坛而十分乐观
根据目前对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印刷电路板市场发展的预测,胜伟策认为其中德印刷电路板集团的新结构处十分有利。胜伟策董事会预计,若金坛工厂如期发展,营业额将增长20%至30%,EBITDA也因而将根据相应的营业额大幅提升到0%至-6%。预测结果乐观的原因之一自然是回升的营业额。2020年下半年的营业额已比上半年增加了17%。
然而,该预测能否真的实现还取决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毕竟,持续的零部件短缺可能使客户需求和供应商供应都受到限制。
胜伟策集团计划于2021年4月23日公布其2020财年审计后的最终数据以及本财年的详细预测结果。
道依茨(Deutz)提高中国的生产量
根据发动机制造商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Deutz)的报道,2021年内,其在中国的产量将翻番。
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间的业务数据。由于新冠的影响,这家来自科隆的发动机制造商的销售额下降,不得不蒙受经营亏损。不过同时,该企业在2020年第四季度已有复苏的趋势。
道依茨CEO弗兰克·希勒博士(Dr.Frank Hiller)表示说:“我们在这样艰难的一年中仍然坚持了战略性增长规划。我们与三一重工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积极发展,以及与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在年末所宣布的发展合作,都表明我们可以乐观地展望未来。我们基本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主要的客户市场应当会表现出改善的趋势。尽管在目前看来,要恢复危机之前的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道依茨-三一重工-合资企业有利可图
道依茨和中国最大的建筑机械集团三一重工在2020年一月完成了合资企业 的建立,并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现在这对合作伙伴希望在整个2021年将产量从大约20000台发动机增加到大约40000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它现在就已经符合合资企业的计划产量。此外,该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道依茨公司已经在2020年第二季度末将中国的销售目标从5亿欧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8亿欧元。
2022年计划在位于长沙的新建工厂里生产75000个发动机,该工厂将在2021年投入使用。这些发动机将会提供给合资公司伙伴三一重工的重卡。
道依茨继续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位于长沙的工厂不是道依茨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唯一地点。2020年9月,这家来自科隆的公司在北京附近的海港城市天津完成了一座工厂,该工厂同样也是在2021年投入使用。这里已经被道依茨公司当作亚洲市场的生产中心。他们将在这里和柴油发动机制造商北内公司(BEINEI)共同进行生产。未来,这家科隆公司还将在天津生产用于升降平台、叉车和小建筑机械的发动机。
E-Stream: 与中国横店东磁(DMEGC)的框架协议
E-Stream Energy GmbH & Co. KGaA (E-Stream)和中国横店集团旗下所属东磁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DMEGC)已就电池交付和销售签订了框架协议。
于1980年成立的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拥有16000名员工。2020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11亿欧元。横店东磁在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巴西、南非、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和日本都设有办事处。该公司是汽车领域的供货商,此外也向(西门子)Siemens、伍尔特(Würth)、(博泽)Brose和(大陆集团)Continental供货。除了生产锂离子电池外,横店东磁还生产光伏系统。
横店集团拥有60家分支机构,200家生产厂房,2019年的年销售额是130亿美元,是在不同行业的全球参与者。
框架协议由两家公司在克雷菲尔德(Krefeld)共同签署。为此,E-Stream的总经理德克·科斯特(Dirk Köster)和托马斯·克雷默(Thomas Krämer),以及横店东磁德国分部总经理顾影先生(音:Gu Ying),在E-Stream的商业楼里碰面,当然也非常严格地遵守了所有新冠保护措施。
E-Stream和横店东磁之间更多的协同潜力
除了框架协议外,双方还讨论了关于两家公司伙伴关系扩展的问题。很快就明确了在家庭储存系统方面也存在很多协作关系。因此,将会有一个专门工作组对家庭储存系统的开发直到仓储系统生产产业化的工作进行推进。
科斯特(Köster)说:“横店东磁和E-Stream签订了电池生产的框架协议,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的伙伴关系是可以进一步扩大的。”据科斯特说,两家公司未来将在家庭储存系统领域更加深入地合作。因为他很肯定:“家庭储存系统的意义在德国仍然被低估了。随着电动汽车的扩张以及按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的规定在将自发电供应到普通电网时产生的费用,让德国家庭的家庭储存覆盖率大幅增加是非常重要的。”
E-Stream和横店东磁在该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像科斯特(Köster)所解释的那样,中国合作伙伴也是“光伏系统的领先制造商”。因此,双方都能够提供完整的系统。
最近在《中德投资平台》(GoingPublic)杂志中发表了一篇对E-Stream总经理托马斯·克雷默(Thomas Krämer)的采访,名为“德国最先进的电池技术?”
海德堡印刷机械在华兼顾生产出口产品
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商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于2005年在中国设立的基地目前有19%的产量销往国外。
海德堡公司近日公布,其上海基地目前生产的19%的产品都被出口到国外,该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业务也因而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大部分客户自然是在亚洲地区,但中国生产一些印刷机也销往了欧洲甚至德国。
该上海的基地尤其在这段新冠疫情期间及其在欧洲导致的产量和需求量下降期间证明了其价值所在。亚洲市场的需求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海德堡印刷机械在中国的产量也相应地回升了。
“我们在中国上海基地的生产不仅就中国市场而言是成功的典范,而且逐渐就世界其它地区而言也同样如此。”海德堡印刷机械的首席执行官Rainer Hundsdörfer说道,“随着亚洲市场经济从新冠疫情中迅速复苏,我们贴近市场的生产被证明是克服危机的战略优势。我们因而能逐渐在这些地区实现增长。”
中国不仅是海德堡印刷机械最大的单一市场,该公司凭借着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也成为了中国的市场先锋和技术先锋。
海德堡印刷机械在中国发展壮大
海德堡印刷机械在中国积极开展自主生产的时间相对较短。该公司在2005年才在上海青浦区建立生产基地。海德堡印刷机械最初在这里雇佣了130名员工,为中国市场组装折页机和小幅面印刷机。然而,2006年开始生产后不久便取得了成功。海德堡公司于2010年就建起了第二座厂房,从而将生产的空间增加了十几倍。
“亚洲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到了对机器定制和大量型号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在包装印刷方面。”海德堡上海基地的经理Achim Mergenthaler解释道,"我们为我们的高质量感到自豪。多亏了海德堡生产网络的高标准才使我们的质量与威斯洛赫-瓦尔多夫(Wiesloch-Walldorf)生产的机器水平一致。”
自2015年起,海德堡印刷机械通过附属的上海印刷媒体中心扩增了基地。该中心为亚洲各地的客户举办产品演示和培训课程,积极为技术转让做贡献。该中心不仅注重理论和教学,还配备了许多自己的机器,从而能重现完整的生产工作流程并提供用户培训。
2020年,上海基地交付了中国生产的第1万台印刷设备。目前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30%的印刷设备都来自中国。该基地将继续发展,员工数将从目前的450人增加到700多人。
海德堡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连光表示道:“上海工厂产品组合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为海德堡中国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展我们的包装印刷解决方案。”
德国对中国投资者仍有吸引力
在一份政治文献中,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IfW)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中国在德国投资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德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
简而言之,德国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投资者最看重的目标国家之一。以中国在海外的资本存量为衡量标准,德国在中国所有的投资国中排名第十。近几年来,中国投资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运输领域和科技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重点并没有影响德国企业对中国获取关键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对德国进行境外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政府的范式转换,即计划主要通过创新和高质量的生产活动来提高国内经济增长,而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来实现增长。IfW研究员Wan-Hsin Liu指出:"对德国进行直接投资是中国获取国外专有技术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
中国投资者重点关注物流和技术
在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中,中国投资者近期的重点是德国的运输领域和科技领域。因此,在过去的15年里(到2019年),共有超过2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运输业。其中近65亿美元都来自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资金有九成以上都来自过去五年内的投资。这一涨势与2015年宣布的 "中国制造2025 "战略不谋而合。
在同一时间段内流入德国科技领域的资金将近达到60亿美元。与运输行业不同的是,该领域内大部分的投资并非来自中国国有企业。但该领域内也有近九成的资金来自最近五年的投资。
中国对房地产行业则没那么感兴趣。自2005年以来,投资总额下降到65亿美元,国有企业投资的58亿美元是其中的最大份额。能源领域的情况类似,该领域内共有36亿美元来自中国投资者,其中多达30多亿美元来自国有企业。
德国在投资者青睐排行榜中位列第十
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海外资本存量达到21万亿美元,成为目前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在2019年,中国就有117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国外,而在2000年,中国仅对外投资了9亿美元。以中国在海外的资本存量来衡量,德国在中国投资者青睐度方面排行第十,落后于排行第七的荷兰和排行第八的英国,但领先于排行第十二的卢森堡和排行第十五的瑞典。
“德国作为中国投资目的国的重要性还会继续增加。到目前为止,对新的五年计划的消息表明,中国计划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的创新实力和专有技术。为此,中国十分需要包括德国在内的国外的知识和技术的转移。”
在对新冠疫情进行研究的同时,IfW对德国咨询公司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德国对中国投资的吸引力受疫情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应该十分短暂。
Volocopter计划与吉利(Geely)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巴登地区的飞行出租车公司Volocopter即将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Geely)旗下沃飞长空科技公司(Wofei)成立一个合资公司。
在接受中国澎湃新闻(The Paper)的采访中,沃飞CEO靖超宣布了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沃飞将持多数股份,并负责飞行出租车在中国的运营。飞行出租车首先会通过Volocopter在德国获得许可。针对相应的认证已向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提出申请。一旦该飞行出租车在欧洲获得批准,根据已有的协议,获准在中国航空领域投入使用将更加容易。鉴于该模型的研发工作即将完成,预计将在三年后投入市场。
靖超认为,客户群体不仅是商务人士,活动组织者和旅游供应商也会有需求,当这种飞行出租车成为普通交通工具的时候,终将面向大众市场。沃飞是2020年9月由吉利创建的。该子公司主要研发无人机和飞车产品。
吉利已持有Volocopter的股份
吉利在2019年秋天进行的C轮融资之后就获得了Volocopter的股份。除了吉利,戴姆勒(Daimler)也从2017年起成为Volocopter的投资方。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也再次成为戴姆勒的最大单一股东,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沃飞对巴登地区这家电器先驱很感兴趣。
2011年,Volocopter将总部建立在了巴登地区位于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和海德堡(Heidelberg)之间的的布鲁赫萨尔(Bruchsal)。该公司现已开发了两种型号电动直升机,一种是飞行出租车VoloCity 和应用于物流及景观方面的VoloDrone。除了中国市场外,Volocopter还把目光投向了美国。正如该公司最近 宣告的那样,他们在申请EASA认证的同时也已经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申请了许可。目的是能够尽快在美国行动起来。
中国CEP指标达到最高值
自2013年起,曼海姆莱布尼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与上海复旦大学通过中国经济调查(CEP)项目开始收集CEP指标。该指标目前已达到64.0点的新高。
ZEW在其最近的新闻稿中报告称,该指标达到了自2013年起与中国复旦大学合作收集CEP指标以来的最高值,自一月份以来又上涨了9.1点到目前的64.0点。该指标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对未来12个月内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评估。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同一时段内的同期评估上升了13.6点,从而,二月份形势指标达到了55.8点,也创下新高。
CEP预测中国GDP增速将提高
预期经济增长也相应有可喜的预测结果。受访专家预计2021年的中国实际GDP将同比增长6.5%。这与一月份预期的5.9%相比增加了0.6个百分点。按照同样的标准,对2022年的预期从4.9%上升到5.5%。
专家们认为,预期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88%的CEP项目的受访专家预期中国的政府消费将有所上涨。因此,对政府消费的预期指标上升了23.4点到70.0点。内债指标也上升了11.3点到目前的68.0点。
有意思的是,专家观察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对立。虽然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和重庆的CEP指标数值十分可喜,但中国其它城市如香港和天津的期望值仍远低于平均水平。
财新PMI指数继续下降
中国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三次小幅下跌,现在处于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
中国的经济复苏在过去几个月里有所放缓。由财新编制并在中国备受关注的PMI指数从51.5降到了二月的50.9。PMI指数的定义是,大于50的值表示增长,小于50的值表示收缩。这表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但幅度轻微。
财新PMI指数的走势和国家统计局(NBS)的最新数据保持一致,他们最近公布了自己的PMI指数。国家统计局二月录得的指数为50.6,比一月的51.3有所下降。
二月份经济活动减少的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中国春节虽然会导致旅游活动或者购物行为增加,但与此同时,大多的企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暂停业务。今年,新冠大流行期间的旅行限制可能也加强了这一指数的下降。
中国经济仍处于压力之下
正如财新PMI指数所表明的那样,中国经济由于受到新冠大流行的影响,各行各业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持续减少,出口也在萎缩。同时,物价指数在上升,随之而来的是通胀压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也还没有真正恢复活力,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最近也一样有所下降。
官方机构强调了春节对中国PMI指数的影响,并期待三月起能有所恢复。而中国企业则认为,只有成功战胜大流行,情况才会有所好转。不过,他们还是认为机率是很大的。每个月录入的财新PMI指数也记录了对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期望。这个指数和德国的ifo商业景气指数一样,在二月升至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
大众在中国核心市场迅速复苏
大众主要多亏了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复苏才能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相对较好地幸存下来。与此同时,这家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公司还为加快向技术公司的转型制定了战略路线。
由于新冠疫情,大众2020年的全球销售收入下降11.8%至229亿欧元。但鉴于“史无前例的疫情”,该公司还是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优秀的表现和成功地控制疫情影响最终还得归功于该公司良好的危机管理,还有大众唯一的最大、最重要的中国市场的迅速复苏。该市场的高端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尤其展现出其稳定锚的特性。从下半年开始,奥迪品牌尤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董事会成员、财务和IT负责人Frank Witter对这一成绩发表评论道:“新冠向我们所有人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集团去年成功地遏制了疫情对其业务的影响,同时为其转型奠定了重要的战略路线。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财务成绩明显好于最初的预期,这也尤其能够证明我们公司在危机中的能力(…)。”
大众集团的税前利润为11.7(18.4)亿欧元。税前销售回报率相应下降至5.2(7.3)%。中国合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比例为3.6(4.4)亿欧元。
大众期待2021年销量上升
大众集团预计其2021年的销售额能再次大幅上涨。但这种乐观的估计需经过多方面的考核。例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将继续带来许多挑战。此外,必须确保供应链并满足严格的排放要求——所有这些的前提都是成功地遏制新冠疫情。
尤其鉴于中国的复苏而保持这种乐观态度的并非只有大众。例如,制造业的最新IFO出口预期指数目前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