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炙手可热的增长市场——医疗保健

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杜塞尔多夫分部的合伙人、化学与制药部门主管Vir Lakshman在观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拜耳收购滇红此举顺应了趋势:“中国制药市场当前正发生多宗收购”。然而,大部分并购交易双方均为中国企业。Lakshman先生的数据指出,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每年50到100个并购项目中,外国投资者参与的并购项目约占5%至10%。Lakshman先生说:“我认为,西方的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不久将越来越多地开展收购,借此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

早在去年二月份,另一家DAX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巴特洪堡的费森尤斯医疗保健集团便已通过参股的方式,扩大了在中国的业务。费森尤斯以约合2百万欧元的价格,购入中航药业集团近17%的股份。这家中国企业主攻大豆油生产,并大力就此展开研发,因为中国国内市场上的许多药品都以大豆油为重要配料。中航药业隶属于包罗万象的中航工业集团,该集团也从事汽车和军工方面的业务。

增长中的医疗保健市场

中国体量庞大的国民经济尽管不复前些年超乎寻常的辉煌,增长率趋于平和,但医疗保健市场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现在才真正开始腾飞。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将翻三番,由2012年的2万8千亿(3700亿欧元)增长到2020年的8万亿(1万1千亿欧元)。这项支出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5.4%上升到7%。北京当局也让几乎全部人口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通过此项举措,确保病人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可以得到保险的偿付,并通过需求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而数百万中国人脱离贫穷、飞身一跃进入中产阶级,这种福利的巨大增长对医疗保健市场更是举足轻重。积累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城市居民,可以利用积蓄进行私人医保投保,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医保偿付之外的、更为昂贵的医疗服务。不仅如此,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对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工业来说,也许是个难解之题。但对医药和保健服务提供方来说,这给他们的产品带来了诱人的良机。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