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e Plattformen für Chinas Industrie

中国工业未来的平台经济

中国希望最迟到2049年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之际成为科学技术创新领导者,在实现这个 目标的道路上,工业生产数字化起着重要的 作用。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2018年 中国在IT技术领域的支出为3370亿欧元,其 中软件和数据中心设施的份额达到了320亿 欧元。据市场观察家称,到2025年,全球三分 之一,也就是41亿的工业物联网(IIoT)联接 将出现在中国。西门子(Siemens),SAP和博世 (Bosch)等德国公司也致力于中国的数字工 业平台。百度的Apollo是全球第一个开放源 代码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已经有超过 130个企业合作伙伴,其中也包括了德国的大 型汽车制造商。 电子产品制造商海尔(Haier) 和阿里巴巴(Alibaba)共同开发的工业应用数 字平台也使用得越来越多。来自海尔的COSMOPlat 是私营部门中最成功的平台之一,已在 十二个行业中使用,从纺织业到电子业再到 陶瓷业,据称可以为35,000家公司的3.2亿终 端用户提供服务。消费者行为数据对于优化 工业生产和建立工业4.0至关重要。阿里巴巴 (Alibaba),腾讯(Tencent),华为(HUAWEI)和 百度(Baidu)等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公司都可以 访问大量的互联网数据,这是一个巨大的优...
Hella verkauft Relaisgeschäft an Hongfa

海拉公司(HELLA)向宏发(Hongfa)转让继电器业务

照明和电子产品专家海拉公司(HELLA GmbH&Co. KGaA)将其电子业务按照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主要市场趋势进行了更强有力的调整。在这种背景下,其现有的继电器部门已在去年年底出售给了电子制造商宏发科技有限公司(Hongfa Ltd.)。这是一项营业额很高的业务,因为海拉公司(HELLA)的这个部门在2018/2019财政年度(截至5月31日)创造的销售额达到了4,300万欧元。 股份和资产交易同时进行 据负责海拉公司(HELLA)并购案和战略伙伴关系的约翰内斯·穆勒(Johannes Müller)报道,此次交易包括了两家公司。位于厦门保税区的海拉(厦门)汽车电子有限公司(HELLA (Xiame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已整体转让。该公司是与宏发公司(Hongfa)合资成立于2003年的, 之后在2009年,海拉公司(HELLA)接管了合作伙伴的股份。同样位于厦门的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HELLA (Xiamen) Electronic Device Co., Ltd.)拥有的产品非常丰富,其产品组合中也包括继电器。这家在2011年由海拉公司(HELLA)独自创立的企业,现已将其中这一部门现划分出去。穆勒(Müller) 说:“我们进行了股票加资产的一揽子交易。” 这项交易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义:“我们希望将来能更深入的专注于汽车行业这个未来的中心主题,” 海拉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布莱登巴赫(Rolf Breidenbach)这样说。 “对于我们来说,中心主题首先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所以,我们很高兴找到宏发公司(Hongfa)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可以成功地继续发展我们的继电器业务。”根据宏发集团董事长郭满金的说法,对继电器业务的收购可以进一步扩大其作为世界领先的继电器制造商之一的市场地位。我们猜测,宏发公司(Hongfa)本想通过交易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继电器市场上获得竞争对手的股份。 从第一天就开始的一揽子措施 这笔价值约为1000万欧元的交易已在去年年底完成。穆勒(Müller)认为整个过程是相当苛刻,但总的来说,交易进行得毫无意外。交易必须获得两个监管部门的批准,一个是经济事务部的批准,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的批准。穆勒(Müller)认为:“宏发公司和我们都在获批过程中让当地律师事务所做了咨询,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当地律师有针对性地准备了相关申请。穆勒(Müller)说:“与我们在德国本地进行的交易相比,这些都没有花费更长的时间或显得更加官僚主义。”他的建议是:最好在较大的交易中也聘请当地咨询顾问加入团队,他们对当地监管情况比较了解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 在交易过程中,约有280名员工被转移到宏发公司(Hongfa)。穆勒(Müller)说:“从谈判的第一天起,尽量顺利地完成交接工作就一直被我们放在优先考虑名单的首位。”因为员工出现的负面反应可能会严重威胁这笔交易。作为一家备受尊重的,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上市家族集团,海拉公司(HELLA)在中国的雇主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大约有6,000名员工在那里工作。不管怎么样,谁都不会想通过负面新闻来破坏这个成功的雇主形象。因此,从第一天开始就实施了一揽子措施。“我们非常公开和大规模的与员工代表们进行了沟通,同时,宏发公司的代表也参与其中,”穆勒(Müller)介绍了第一个措施。同样是上市公司的宏发被认证为各行各业众多OEM的供应商,也被认为是该地区受人尊敬的雇主。在谈判中他们还商定了选择性激励措施,同时还确保了在中期维持现有的就业条件。 这项交易是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就协商好的。穆勒认为,今后的实地接触也将非常重要。穆勒(Müller)意识到:“我们必须找到信任的基础和共同的开放程度。” 根据他的经验,中国企业即使面对自己的顾问也显得有所保留,他认为:“宏发公司代表本想自己掌握更多具体的细节,而不想信赖咨询顾问的评估。” 我们必须参与进来,跟上中国合作伙伴的步伐,还要在经历了一天漫长的谈判之后一同共度接下来的夜晚:“这在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并且对于建立共同的信任基础也很重要。” 总结 交易总体进行地很顺利——主要是因为数十年来一直能够与宏发公司(Hongfa)保持密切并且相互信任的关系。然而在谈判期间,海拉公司代表必须确保较小的谈判伙伴始终有被平等对待的感觉。穆勒(Müller)认为,这对于成功完成交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简介 Hella GmbH &...
Neue Kooperationen in Chinas Automobilsektor

中国汽车行业的全新合作

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许多中国人更愿意拥有自己的汽车,因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受到感染的风险会增加。此外,在公共区域扩大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车队也被认为是市场复苏的重要推动力。目前的数据证实了这一上升趋势。中国的机动车(不包括电动汽车)销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暴跌40%之后,从4月份以来又已经出现了增长。 针对中国陷入困境的汽车行业所采取的特殊援助措施包括在某些城市(例如:上海,杭州和深圳)增加新车注册,以及将对替代驱动汽车(新能源汽车NEV)的补贴延长至2022年或免除10% 的销售税。 在中国的德国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的德国原始设备制造商。2019年,市场领导者大众汽车(Volkswagen)在中国创造了其全球销量的40%左右; 对于宝马和戴姆勒而言,中国市场也至关重要,这里的销售额大约占到30%。德国汽车供应商在国外同样也获得了其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约占65%),其中中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德国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以及供应商之间仍然有大量的合资企业。 中国的合资企业:从“强迫婚姻”到“恋爱婚姻”? 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汽车行业外商设立合资企业的约束逐步废除。2018年7月以来,外商就可以设立新能源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全资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WFOE),今年开始也允许外商设立商用车的全资子公司。2022年起,对乘用车生产的限制也将取消。但是,与中国合作伙伴以合资企业形式进行合作仍然可以继续保持优势,例如,为了更好地与电动汽车制造商接触。尽管宣布了终止合资企业约束,2018年仍掀起了一轮中德合资企业设立的浪潮,其中包括汽车供应商本特勒集团(Benteler)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FAW),采埃孚公司(ZF)和安徽合力(HELI),海拉公司(HELLA)和海纳川公司(BHAP)以及博世(Bosch)和中联汽车电子(Zhong-Lian Automotive Electronics)之间的合作。中国新的《外商投资法》(FIL)于2020年生效,废除了先前的三部有关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法律(所谓的FIE法),以便使公司法现在适用于在中国的所有投资形式。《外商投资法》主要的革新包括了改变合资企业的组织结构,增强拥有至少三分之二股份的大股东的决策权,以及与自然人合资的可能性。即使新的《外商投资法》现在正式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一些地方政府仍继续对(技术)合作施加影响。根据《外商投资法》第22条,技术合作原则上应基于双方之间公平和自由的谈判。对此还没有做出实际的检验。 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关键市场 中国也是全球范围内替代驱动汽车的最大销售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包括了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还包括了氢燃料电池以及合成燃料等等。在这个领域的成长是基于中国政府的定向补贴,目的是让城市交通中的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带有替代驱动装置的汽车,此外,政府需求也促进了大量的购买。自2014年以来,中国通过销售奖金和税收优惠为这个领域提供了支持(本该到2020年截止,现延长至2022年)。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应占到所有售出汽车的20%。随着国际原始设备制造商大规模进入电动汽车领域,以及中国政府对国家资金使用的集中和减少,这一部分有可能将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减少初创企业、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数量。在这方面我们也能看到有许多中德合作和合资企业。 “数字化vs马力”:充满活力的初创公司和技术巨头之间的紧张关系 与新能源汽车相似,中国也是除德国以外有着明确战略目标的智能网联汽车(ICV)先驱。中国也希望到2030年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外国投资者只能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ICV市场服务,例如大型互联网集团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或腾讯(Tencent),他们必须与这些合作伙伴一起研发在中国运作的系统,或者必须与中国合作伙伴共享自己的系统。一个知名的例子是百度运营的Apollo平台,有100多家国内外公司参与,其中还包括戴姆勒(Daimler),博世(Bosch),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宝马(BMW)。替代方案可能是完全依靠在中国开发的软件,但是即使那样,很大一部分的ICV技术基础设施也必须来自希望从外国汽车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专业知识中受益的本地公司,当然还得愿意为使用他们的系统而付费。 为了阐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监管限制,我们选取四个对在中国的外国公司构成特殊挑战主要类别: 增值电信服务(VATS):中国所有类型电子通信的监管框架都很复杂,且往往不明晰;对颁发许可证有很高的资本要求和严格的前提条件。总的说来,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领域,通常不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多数股权。 导航系统:中国的地理数据访问受到国家安全法律的严格管制,只有在非常严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许可证;外国投资者无法进入中心区域,特别是电子导航系统的自行开发。 数据保护:中国对此已经颁布了大量的法规。中国的数据收集尤其对于外国公司而言是受到严格监管的;向国外传输数据是由职责范围很广的中国网络安全法进行管控。 道路交通测试:这个方面对外国制造商(包括持有许可的宝马和戴姆勒)同样有很高的要求,这实际上与上述各领域密切相关 总结 未来我们还将看到大量与行业内部的深刻变化息息相关的合作。中国正处于从使用带内燃机的传统运输工具向按需出行主导的市场(滴滴出行)转变的过程中。此外,在中国正发生从燃油发动机到新型驱动器的转换,例如电动或氢气发动机,而且这个转换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大型市场都要快。谁想加入这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是考虑到成本和复杂性,还鉴于中国的监管框架。
Chinesischen M&A-Finanzierungsstrategien in der DACH-Region

中国在德语区的并购及融资策略

近几年,尤其是2015年至2016年,中方投资者的投资收购额度在德国(2000-2016年近190亿欧元)、奥地利和瑞士达到峰值。中方在的德语地区使用的并购融资策略的方法大有不同,按照投资者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由那些为加深或扩大其德语区影响力而投资德国公司的大型中国公司和企业集团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在瑞士收购瑞士先正达股份公司(Syngenta AG)(约400亿欧元)以及在德国收购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Maffei)(9.25亿欧元),此外,还有复星投资德国富尔达(Fulda)的FFT制造系统(未公开收购价),还有中国海航集团收购瑞士空港(Swissport)、Gate Group和Dufry以拓宽其航空业内业务领域,这一极具侵略性的扩张战略虽以失败告终,但却提高了海航的知名度。 第二类 由那些因具体产品和技术或为了入驻德国以及欧洲市场而投资德国公司的中国公司组成。例如,美的集团(以45亿欧元)收购德国库卡股份公司(Kuka AG),同样的还有万达集团(以10亿欧元)收购瑞士体育营销公司盈方体育传媒(Infront Sports&Media)以及中方投资者合伙组成的财团(以5亿欧元)收购了欧司朗前子公司朗德万斯(Ledvance)。 第三类 由专门投资基础设施公司、基础设施相关公司或基础设施类似公司的中方投资者组成。其中包括全球最大水力发电运营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收购海上风电场Meerwind(未公开收购价),中国的北京控股集团(以14亿欧元)收购E.ON的前子公司EEW Energy from Waste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45亿欧元)收购能源服务提供商Ista。 正如我们所见,每位中方投资者都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标进行收购和投资。因而,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也相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基本融资方案和结构 出于保密原因,部分融资细节尚未公开,但根据经验,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且在今后将意义非凡: 权益融资:中方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进行收购融资 所投入股本的金额和结构通常能代表投资者的可持续战略利益。例如前文提及的海航集团就极大程度地利用复杂的保证金贷款以及衍生品结构来为部分股权投资提供资金。这种具有风险且非完全透明的股权融资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战略方针。 同样可行却没有那么强侵略性的还有短期的“过渡融资”,它能为投资者提供股权投资的资金,并在之后通过长期的后续融资(例如增资)进行再融资。通常来说,这种过渡性融资至少得到了中国银行的部分支持,因为他们通常与中方投资者保持着长期密切的业务关系。 企业风格融资:企业不进行大幅收购融资,但对现有融资进行必要的再融资 中方投资者投资或收购公司往往要求对现有的融资进行调整或再融资,这通常是考虑到了“控制权变更”条款,或是为了维持公司的银行策略和融资策略的可持续性。例如:用银团贷款取代单一的短期双边授信额度,这或许能为公司的投资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必要时还能提供股息,正如前文提及的中国化工在收购克劳斯玛菲时就在Natixis和UniCredit安排了约5亿欧元的新信贷额度。 杠杆融资:企业进行收购融资 这种情况利用贷款提供部分收购资金,再利用被收购的公司在相应的“债务下推”之后,在现金流量中获得的利息和还款进行付息。公司必须偿还的债务额度不等。万达收购盈方体育传媒时使用了约4.5亿欧元的融资额度,这笔资金由瑞银集团(UBS)和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提供,之后又被联合到其他债务水平中等的银行。这种收购融资也经常出现在基础设施的相关交易中。 此外,海航在2015年以约25亿欧元收购了瑞士空港,其中至少贷款了15亿欧元,接着又通过次级债券进行了再融资。在海航集团收购之时,作为航空服务商的瑞士空港已被穆迪(Moodys)评为糟糕的B3级别,不久前还被其降级为Caa2级别,据媒体报道,其原因是该公司正在对抗资金流动性问题。 收购融资过程复杂繁琐的大宗投资及收购 对此,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然是中国化工斥巨资收购先正达股份公司。这笔金额不仅涵盖了先正达股份公司现有的贷款和债券,还包括了价值约200亿欧元的收购融资,这远远在先正达公司的价值水平上。此外,还有约50亿欧元的过渡融资用于部分股权注入,过渡融资在结构上次于收购融资。两种融资均由一个国际和中资银行团队提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收购融资在债券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再融资。 展望 目前经济形势紧张,政治局势也较为动荡,本就一直不稳定的融资市场也更为敏感谨慎,中方投资者尤其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收购融资。为了降低潜在的依赖性,理想情况下应准备数种融资方案,这不仅适用于初始阶段,也适用于之后的实行阶段。即使在危急情况下,这也可以确保比其他潜在竞标者和购买者具有更大的优势。 过去,部分融资方式十分富有侵略性,主要体现在信用状况不佳、债务水平高、相当不透明或机会主义投资策略以及高度依赖银行。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这些情况将极大程度地受到限制,只可能在收取高额手续费和利息的情况下出现。因此,中国在德语地区的并购融资策略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尽管市场条件变得更加艰难,但具有良好信用状况、适度负债比率和合理投资策略的融资仍可以成功进行,并且在理想情况下,不仅能获得传统的银行融资,还有获得资本市场和其他融资产品,以及其他类型投资者的可能性。在任何情况下,融资策略都应尽早与投资策略以及一般并购流程进行紧密充分的协调。更重要的是以统筹兼顾且可持续的方式说服卖家和目标公司。
SCHIESS Werkzeugmaschinenfabrik GmbH: Neustart mit chinesischem Investor

希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Schiess Werkzeugmaschinenfabrik GmbH):与中国投资者的重新启程

山东国创风能装备有限公司始创于2003年,能够为1.5兆瓦至12兆瓦风力发电机,批量提供铸件、焊接件、精密板金件、电器、风叶;公司始终聚焦主航道,深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产品上走适度相关多元的路子,始终围绕客户,一直前进在“定位优势、创造优势、巩固优势”成长发展路上,力争打造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强大的企业。 “由于中国投资者的收购,使得专业操作技术和生产将保留在公司驻地阿舍斯累本,” 处理这次交易的破产管理人卢卡斯·弗洛特教授(Prof.Dr.Lucas Flöther)对此表示非常高兴。 “有一个好消息是,山东国创(Shandong Guochuang)希望继续雇佣大量希斯(Schiess)的员工。” 全球客户群 希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Schiess Werkzeugmaschinenfabrik GmbH)开发和制造车床,钻床和铣床。这些工具可以被生产者用来制造例如风力发电机或涡轮机。作为中国母公司雇员对生产进行技术支持的乌尔里希·明克纳博士(Dr.Ulrich Minkner)表示:“我们为国际客户制造产品,我们的客户来自机械和设备工程,能源部门,运输和采矿等行业。” 机械制造公司希斯(Schiess)有着160多年的传统,但总是不断遇到很多经济问题。 自2004年以来,该公司隶属于中国沈阳机床集团(Shenyang Maschine Tool Group , SMTCL)。 雇员将被再次雇佣 明克纳博士(Dr. Minkner)说:“我们本来计划通过沈阳机床集团(Shenyang Machine Tool)利用德国工程技术为中国市场设计机床。但是,由于组织上的困难,这个草案没有得到实施。” 因为开发的大多数样机不能满足母公司在技术状况和生产成本方面的要求。由于成本失控,并且合作伙伴不愿意在改组中投入资金,东德这家公司不得不于2019年1月申请破产。弗洛特教授(Dr. Flöther)在2019年4月正式宣布破产后的初期没有找到新的投资者,使得这位破产管理人不得不关闭公司并解雇几乎所有员工,只破例留下一个小团队进行最后的生产。目前有63名员工在马鑫(Xin Ma)先生管理下的希斯(Schiess)工作,从长远来看,员工人数应再次增加到80至100之间。 制造风能设备的机床 要找到一个救星并不容易。然而,各位并购顾问还是与山东国创(Shandong Guochuang)取得了联系。“国创风能从2003年的从无到有到2010年从有到大,再用十年时间从大到强,未来国创要做到从强到优。即:引进技术 到 技术创新转变,单产品服务 向...
Poggenpohl geht an Jomoo Group

博德宝被纳入中国囊中

来自黑尔福德(Herford)的传统橱柜制造商博德宝(Poggenpohl)因新冠危机而陷入财务困境,并于四月份被迫申请破产。主要原因是这家拥有130年历史的公司在进行公司重组的极其不利的时间段遭遇订单大幅下降的打击。 起初,博德宝有意出售给英国高端厨房供应商Lux Group和德国家族企业Wolf家族。而在这一交易功败垂成之后,博德宝如今便转向卫浴制造商九牧集团(Jomoo Group)。全德律师事务所Brinkmann&Partner的博德宝破产管理人曼努埃尔·萨克 (Manuel Sack)既没有说明与Lux集团谈判失败的原因,也没有给出最终的收购价格。截至今日,由于尚有先决条件需要满足,收购仍未进入收尾阶段,而这预计将在夏季进行。 中国南部厦门的九牧集团是一家创立于1990年的所有者经营的公司。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生产卫浴设施,如水龙头和淋浴喷头。后来,增加了主要在亚洲广泛使用的“智能”马桶业务。自2008年起还提供了其他浴室家具,随后,从2011年开始提供厨柜和一系列厨房设施。 而这也与博德宝业务领域十分契合。因为中方的市场领导者声称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高端领域的厨房制造商。九牧德国公司的总经理林晓伟解释说,这是九牧集团覆盖顶尖和高端市场战略的一部分,所以博德宝十分有利于这家中国集团的发展计划。 这家新的母公司已在博德宝自1897年以来一直从事生产工作的黑尔福德生产基地开展了公宣活动,并将继续聘用目前270名员工中的大部分员工。  博德宝的乐观憧憬  博德宝已经有与中方合作的经验。就在去年,与中国家具商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进军亚洲市场。博德宝董事总经理格诺特·曼格(Gernot Mang)也与九牧集团一起制定了蓝图。 通过收购,博德宝拓展了新的国际业务领域,如增加了项目业务。还将有可能和新母公司一起提供卫浴及厨房设施。博德宝还将继续投资奢华厨房设施领域,并将提高黑尔福德的厨房设施生产能力。在九牧集团收购博德宝之后,曼格仍在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一职。
Thyssenkrupp veräußert E-Mobilitätssparte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出售电动汽车部门

JHEECO是中国汽车供应商万得汽车集团(Wonder Auto Group)的全资子公司,并且是为汽车行业提供电子产品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尤其是在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领域。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公司现在是该领域在中国的市场领导者。目前该公司并购了蒂森克虏伯公司的电动汽车部门。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几年前建立了“ 电动出行能力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增强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能力,并满足汽车行业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该公司位于列支敦士登,主要在列支敦士登和匈牙利设有研发基地。但是,重要的工业产权始终归德国母公司所有。 在资产交易过程中,蒂森克虏伯将其与电动汽车部门一起出售给了JHEECO。这部分相应的资产以及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已经被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Thyssenkrupp AG)分离出去。之后,它们被转移到一个由JHEECO全资拥有并在瑞士新建立的公司中。 虽然所有权结构有所变化,但职员安排几乎不会改变。 关于交易额,合作伙伴迄今对此保持沉默。该合同于今年一月签订,但是新冠大流行的爆发使得交易的完成被大大推迟了。 在此交易中,中方的收购由国际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King & Wood Mallesons,KWM)的法兰克福律师团队提供咨询服务。
Mercedes-Benz erwirbt Anteile an Farasis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入股孚能科技(Farasis)

自2019年以来,这家斯图加特的汽车制造商与这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一直在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合作。在先前的协议中,他们共同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池。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现在收购了孚能科技公司(Farasis)3%的股份,并参与孚能科技(Farasis)的新股发行。对于这种交易所需的百万金额量还没有确切报道。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Mercedes-Benz)董事会成员,负责戴姆勒集团研究并担任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的Markus Schäfer将获得孚能科技(Farasis)监事会的一个席位。该协议还包括一些附加条款,这将使得孚能科技(Farasis)尽早成为下一代EQ电动模型的供应商。当然,这还需要满足许多未详细解释的前提条件。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约有3500名员工,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制造。在中国,生产在赣州和镇江两个地点进行,国际生产地点正在计划和建设中。 这也包括坐落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比特费尔德-沃尔芬的工厂,该工厂计划至少有600个工作岗位,预计将于2022年底开始运营。该工厂将由新成立的子公司Farasis Energy Europe运营,该公司将为新工厂投资超过6亿欧元。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的入股也因此将为该电池制造商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能力的规划安全性提供保障。 到2039年的宏伟目标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对孚能科技(Farasis)股份的收购,不仅仅是为了更加紧密地绑定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在实现2019年宣布的“ 2039愿景”计划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家汽车制造商在该计划中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9年将完全实现二氧化碳中和。这既是生产目标也是整个新车队的目标。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还必须承诺尽可能环保的进行生产。因此,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孚能(Farasis)工厂将相应地从一开始就努力实现碳中和。
Maxim Group kauft Klaus korte Etiketten GmbH

美声集团收购Klaus Korte Etiketten

自1962年以来,Klaus Korte GmbH&Co. KG一直专注于为德国市场生产定制标牌以及提供标识解决方案。该北威州的标牌制造商希望此次通过与美声商标及包装集团的合并打入亚洲地区和其它国际市场。此外, Klaus Kort有限公司可借助美声集团的产品扩大现有的服务范围。新范围包括高技术含量的RFID解决方案。通过这一技术可实现无形、无接触、全自动地进行产品识别。 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上海的美声集团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站点。收购Klaus Korte有限公司同时也可以扩大其全球生产力。除了Korte特别感兴趣的RFID解决方案外,该集团还生产价格牌和自己的标签。但到目前为止,其商业重心更多在热转印标上,而非Klaus Korte 有限公司的织标。因此,此次合并也产生了新的协同效应。包装行业的解决方案也完善了这家中国集团的服务。 收购之前,还从2019年底开始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试运行,以测试两家合作企业是否合拍并能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试运行圆满结束后才由位于伦敦附近的布伦特福德的美声集团进行了正式收购。 Klaus Korte有限公司的美声集团收购事宜的顾问是杜塞尔多夫并购咨询公司Mayland AG。
TZTEK Technology kauft MueTec

天准科技收购MueTec

天准科技以约2500万欧元(约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慕尼黑公司MueTec Automated Microscopy and Messtechnik GmbH。这笔收购额包括了为MueTec偿还约680万欧元的债务(约合人民币5,400万元)。这家于1991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公司的卖房是其大股东Deutsche Effecten und Wechselbeteiligungs AG以及持有该公司8%的管理合伙人Ralph Detert。 天准的欧洲子公司SLSS Europe GmbH将此次收购分两步进行。一旦获得中国政府对境外直接投资(ODI)的批准,SLSS将先收购MueTec 24.9%的股份。然后便等待联邦经济部的批准,如果其同意并出具了所需的“无异议证明”,则将接管公司剩余的75.1%的股份。这笔交易预计将在本财政年度内进行。 MueTec是半导体行业内检验和计量领域的专家。这家慕尼黑公司去年净利润为62.2万欧元,营业额约为600万欧元。而天准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工业视觉系统领域,计划通过此次收购提升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去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上市。在天准科技宣布收购MueTec的当天,该股份受收购影响在上午下跌了17%之多,在收盘时总计上涨了11%多。中国其他证券交易所允许股票交易价格每日的涨跌幅不超过10%,而科创板以美国技术交易所纳斯达克为蓝本,每日的涨跌幅均为20%。
VW Concept Car

大众汽车为电动化转型而确保电池供应

长期以来,大众汽车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来提供电池,这是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公司在电动化转型中所需要的。现在,这家汽车制造商已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一月份传出谣言后,大众汽车现在已经确认了其对国轩高科(Gotion High Tech)投资的计划。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公司将收购这家来自合肥(安徽)的公司约26%的股份。为此,他们向这家又称为国轩(Guoxuan)的电池制造商支付了约10亿欧元(约合80亿人民币)。这不仅使大众成为国轩高科(Gotion High Tech)的最大股东,并且也成为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外国公司。该交易有望在年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电动汽车领域正在迅速成长”,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这宗交易强调指出,“凭借我们对国轩(Gotion)的战略入股,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中国电池的发展。” 目前,国轩(Gotion)正在为了让自己有资格成为大众的电池供应商而通过认证过程。完成该操作后,国轩电池就可以被安装在基于模块化电动平台(MEB)的所有汽车中。 电动化转型的基础 这次入股对大众汽车来说是非常正确的时机。 一方面,它精准地配合了其对江淮汽车公司(JAC Motors)的投资以及在与江淮汽车合资公司中对大众汽车股份的扩大。而另一方面,分析师对大众汽车极具攻击性和野心的战略持怀疑态度。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将来完全依靠电力驱动器并在驱动器问题中拒绝技术开放的计划,似乎过于有野心了。迄今为止,大众汽车缺乏电池使用的足够保障,而这是现在向电动汽车进行电动化转型的核心。 宝马汽车(BMW)等竞争对手已经与电池制造商达成了广泛的协议,或者直接投资了锂电池生产商,例如比亚迪(BYD)。沃尔夫斯堡这家公司还缺乏这样的消息。随着现在对国轩(Gotion)投资的敲定,大众汽车在其战略方向上填补了这个空白。
ERGO Logo

安顾集团(ERGO)入股泰山保险(Taishan)

安顾保险集团(ERGO)以8.82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山东的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Taishan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约25%的股份。这样,隶属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ünchener Rück)的杜塞尔多夫保险集团一举成为了这家全国性财产保险股份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此次尚待监管部门批准的入股将通过增资来实施。通过这种方式,迄今为止由12家国有企业共同组建的泰山保险公司第一次获得私人资本注资。 这此入股符合安顾保险公司(ERGO)至今在中国的定位。2005年,该保险公司通过建立旅行和健康保险的业务而打开了中国市场。八年后,他们通过与国有企业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人寿保险业务。去年,ERGO在中国开设了地区总部。ERGO中国首席执行官于尔根·施密茨(Jürgen Schmitz)对此表示:“这项战略性投资是进入中国财产险和意外险市场的重要切入点,它将补充我们在中国现有的人寿和健康保险业务。与泰山一起,可以增强我们的创新和竞争力。”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 安顾保险集团(ERGO)在泰山保险的入股反映了现在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与日俱增的重要性。这样的增长还远未达到它的极限。根据瑞士再保险(Swiss Re)的一项研究,在中国赚取的保费收入将从2018年的约5,000亿欧元增加四倍,达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约2万亿欧元。这也是中国保险市场日益开放的另一个例子。 近年来,北京方面将持股比例进行了上调,直到去年,外资全资控股的金融企业也获得了批准。例如,安联保险(Allianz)是在此进程中第一家获得许可的外国公司,在没有国内合伙人的情况下经营保险公司。顺理成章,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集团也正在计划完全接管目前仍与合作伙伴中信集团(CITIC)一起运营的中国人寿保险业务。而汉诺威再保险(Hannover Rück)近年来也一再地增加其中国子公司的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