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 进入中国的最佳投资方式
无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在过去的三年中经历了多少波折,有一点是所有人都必须承认的,
那就是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复苏并重新对外开放。对于希望在中国立足或扩展市场的企业,
很多时候设立合资企业仍然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最佳途径。
自2020年中国颁布新的外商投资法 律之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门 槛进一步降低。法律环境上更为 统一,外商投资企业能够获得实质上的本 土企业待遇。一般而言,我们推荐外国投资 者尽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在中国设
人物简介
克劳斯·埃塞尔斯律师三十多年来一 直为国内和国际公司提供公司法、商 法、经济法、分销法和税法以及并购 方面的咨询,并从2010年起担任恒 领律师事务所中国事务部的负责人。 在他的专业指导下,德国第一本关于 "收并购“和 "并购合同中的税收和 资产负债表条款 "的管理课程由欧洲 论坛出版社(Euroforum Verlag) 出版。 顾今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德 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于2012年 起获得中国执业律师资格,并从 2018年起成为恒领律师事务所中 国部成员。得益于他在国际贸易 法、合同法和公司法方面的专业知...
“我应该留下还是离开?”*
1981年底,英国朋克摇滚乐队The Clash发行一张专辑,其中有一首歌曲“我应该留下还是
离开”(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彼时显然没有人将这首歌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而
现在,这首歌在我们思考与中国的关系时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苏
伊士运河的货轮搁浅事件所造成的运输危机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引发了企业家和投资者
的疑问:中国——我该走还是该留?
首先,中国对于我们而言十分重 要,其地位无法被取代。无论你 是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的支 持者,你都必须承认:无论是在当今还是未 来,在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和中国一样具 有如此大增长潜力的国家。中国中产阶级 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购买力将不断增长,需 求也会逐步扩大。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扩 大,中国不仅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而且会 推动创新。
中国推动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出许多创新的趋势,也 涌现出许多推动这些趋势的人才。中国的 大学每年培养的人才远远超过德国和其他 西方国家。在20世纪,德国、美国和其他工 业国家因其在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而受益, 而到了21世纪,情况却越来越不同。2013 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美 国。在...
美国新对外投资立法草案将威 胁德国在华投资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技术领导地位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正在重新调整与中国的关系。
一项美国关于对外投资管控制度的最新立法提案可能对德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及合资企业
产生深入影响。
你可以在我们新的《中国/德国投资指南》中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现在以电子杂志的形式阅读。
目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战略竞争 正迫使跨国公司需要应对日益变 动和复杂化的监管环境。美国立
法机构目前正计划通过一项《国家关键能 力防御法案》为涉及所谓“受关注国家”的 投资和技术转让(例如在合资项目中的技 术转让)制定一种新型的对外投资管控制 度。此项拟议法案不仅针对美国公司的境
外投资,也涉及拥有重要美国业务的第三 国公司的境外投资,并主要针对在竞争对手
中国的投资活动。因此,该法案对同时在美 国与中国开展业务的德国公司高度相关。
计划中的对外投资管控制度
美国政府将对标现有的外商对美投资管控 机构,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组 建一个新的跨部门委员会——国家关键能 力委员会(NCCC),作为美国对外投资管控 机构。 根据立法草案,存在以下情形的对外投资 需进行申报: (一) 涉及被法案定义为“国家关键能力” 的行业部门(相关行业部门特别包含 半导体制造、高性能电池、关键矿物 和材料、制药、人工智能、生物经济 和量子技术);以及 (二) 涉及与“受关注国家”(受关注国家 特别包含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
在经历了疲软的第一季度后,中国的新迹象预示着增长
瑞联银行(UBP)预计,通过刺激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国的经济很快就会出现转机并提振股市。“预计在3月份的党代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宣布至少提高5.0%的增长目标。”瑞联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Carlos Casanova在最近的一篇市场评论中写道,“在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其预估值达到3.0%之后,加速提升至5.0%将需要一个明显不同的步伐。”
在严格的抗疫政策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明显放缓。旅行限制严重影响了服务行业、消费需求以及造成了对工业生产的打击。“严厉的防疫措施是有代价的。”UBP专家Casanova说,“尽管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份和2月份的数据因春节假期要到3月才会公布,但所有的短期指标都指向第一季度的疲软。”
在中国央行正式将其立场从 "跨周期调节 "改为 "逆周期调节 "后,Casanova先生预计在第一季度中还会进一步的放宽货币政策。此外,他预计针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政策措施将在3月初的党代会开始前宣布。
在这一背景下,瑞联银行认为从第二季度开始,中国股票的环境将变得明朗。一方面,与全球股票相比,对中国股票估值又变得更具吸引力。另外,货币和财政政策应支持股票市场,特别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流动性正在降低的时候。虽然被计算在内,但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Casanova先生预计房地产市场不会有变动:"中国人的私人资产中有大约60%是房产,为市场减压的做法应该是让资产从房地产转移成内地股票。"
然而,中国防疫措施的"清零"政策有着导致加剧与美国紧张关系局势的风险并可能将带来更大的波动。
中国2021年电动汽车销售量超过了2020年的全球总量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电动汽车(EV)的销售量大幅增长。从2012年售出约13万辆电动汽车到现在,全球有多达1600万辆电动车在使用中。这一增长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锂电池价格下降,而锂电池是为其提供动力的关键。此外,全球对可持续交通方式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BanklessTimes对全球电动车销售趋势进行了研究。该网站最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了660万辆大关。这一数据约为这一年全球汽车销售的9%。此外,这一数据是2020年所出售的3M电动车的两倍,是2019年所出售的220万辆车的三倍。
BanklessTimes还估计,这1600万辆使用中的电动车每年的耗电量约为30太瓦时(TWh)。这相当于爱尔兰的年发电量。这些车在对抗二氧化碳排放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降低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中国在引进电动汽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BanklessTimes的汇编显示,十二月是电动汽车销售最受欢迎的月份。在前三大电动车市场,十二月的销售额在一月翻了一番多。同样,2021年的月度电动汽车零售额比2020年同期至少多出50%。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2021年售出了340万辆。这比2020年全球其他地区销售总和还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年的销售额几乎增加了两倍。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引进电动汽车的前沿。自2015年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每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这一电动汽车市场有望在2025年实现政府设下的目标,占到机动车年产量的20%。
“在德国的中国金融投资者 —— 一份现状分析”
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私募股权(PE)投资者以及以中国为焦点的PE投资者在德国交易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和2021年间的活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除了疫情以外,还有其它的原因。但这一发展对于2022年及以后是否有决定性的意义呢?文׀ Moritz Freiherr Schenck和Fabian Walisch
近年来中国PE行业的发展
在过去十年的最初几年,中国主要推出了风险投资(VC)基金,数量和价值都持续增加。从2015年起,随着本地市场的日趋成熟,筹资活动也从2014年推出的不到300支基金激增到2015年的400多支。2016年新推出的基金数量甚至达到了近500支。然而,这一筹资集会在2018年后由于中国的新法规而严重放缓,而2021年更是由于新冠疫情达到了890亿美元的暂时最低点——相比之下,2014年的筹资额为1170亿美元。尤其是首次成立的基金越来越难以在中国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一发展目前导致基金的平均规模提高到了3.6亿美元。这样的基金规模主要由中信银行(CITIC)、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或者太盟投资集团(PAG Asia)等老牌私募基金设立。
2020年筹集的资金大约有近一半投在了中国四个大都市的公司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然而,近年来有向更广泛区域发展的趋势,因为这四个地区在交易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不过,大宗交易还是更有可能发生在这“四大区域”。
在中国PE投资者所青睐的行业中,可以找到明显的热门行业:医疗行业,尤其是医药行业,目前位居热门行业榜首。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也有所增加——从2019到2020年,其数量从275个增加到了403个项目。一家新成立的芯片公司要为建立芯片工厂筹集资金的时间,目前平均为一年零四个月。中国政府的工业战略以及世界市场对半导体的强劲需求引发了高度的投资势头。其他的重点行业有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然而,人工智能行业的交易从2018到2020年急剧下降——从648宗下降到了338宗。这主要是由于新法规的出台,在总体上降低了PE行业的吸引力,特别是限制了通过外国资本市场的退出机会。
然而,中国以外的投资在中国PE行业中仍然处于次要的地位——毕竟国内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已经绰绰有余。不过,即使是相对整个PE市场而言,PE基金的海外活动在可控范围内的份额也不应该因为绝对规模而被低估。中国以外的投资为PE基金提供了机会,能够将中国专业知识引入公司战略中,以及可以投资于在国内市场受到更严格监管并因此缺少吸引力的行业,尤其是科技及数字领域。同时,他们开辟了更广泛的退出选择机会,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中。
中国投资者在德国的交易活动
2016年到2018年之间,中国投资者在德国进行的并购交易数量下降了近40%。2019年以来又逐渐上升,因此,2021年的交易量只比2016年的水平低了25%。这一增长主要是来源于VC环境的交易。与2016年只有一笔VC交易相比,2021年飙升到了11笔交易,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腾讯(Tencent)对CLARK、Gorillas、N26、Scalable Capital几家公司的投资,以及Lilium公司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的私人投资公开股票(PIPE)交易。如果不算这些VC交易的话,2021年的交易量几乎比2016年的水平低50%。尤其是PE基金的活动在德国显著下降。与2016年的六笔交易以及2017年的十笔交易相比,2021年仅剩了三笔。就目标领域而言,尤其是汽车和工业行业多年来对于PE基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消费品行业从2019年以来则一直受到更多的关注。
放缓的活动
按百分比计算,中国国有企业的交易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PE交易量(从2016年的17项减少到了2021年的14项)。私营企业的活动也明显减少(从2016年的20项减少到了2021年的14项)。
交易价值上也有相似的情况。2016年,所有中国投资者在德国所发布交易的总价值为137亿欧元,2017年为107亿欧元。2020年,这一数值由于新冠疫情以略低于12亿欧元达到了最低点。2021年有小幅回升,达到了46亿欧元。然而,这个数值几乎完全由价值40亿欧元的VC交易组成,约占2021年所有交易价值的86%。单是Gorillas的C轮融资和N26的E轮融资就各自达到了大约8亿欧元。除了腾讯外,还有其他的全球投资者支持了这两轮融资,因此,实际符合条件的金额只有一小部分。在VC领域活跃的还有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他们分别在2019、2020和2021年参与了Agile Robots的几轮融资,还在2019年参与了粒界科技(GritWorld)的A轮融资以及2018年Omio和GoEuro的D轮融资。2021年还有几个其他的投资者活跃在德国:
无锡创投(Wuxi VC)以及民银资本(CMBC Capital)对GritWorld
吉利(Geely)对Volocopter
宜信(CreditEase)对wefox
Skynet Trading对holoride
数码天空科技(DST Global)和和玉资本(MSA Capital)与腾讯一起对Gorillas的几轮融资
数码天空科技(DST Global)和和玉资本(MSA Capital)与腾讯一起对Gorillas的几轮融资
2016年是PE基金以近21亿欧元创纪录的一年,而2021年德国仅有三笔PE交易的投资额不足两亿欧元,其中包括来自香港的群欣投资(Kwanyan Investment)对Hawema...
Mumm kompakt – Wie endet Chinas politischer Drahtseilakt?
In China sorgt die ungewisse Abwicklung des insolventen Immobilienentwicklers Evergrande weiter für Verunsicherung. Die Andeutung, mit ausländischen Gläubigern in Verhandlungen um Umschuldungen zu gehen,...
Busch Vacuum Solutions feiert sein 20-jähriges Bestehen in China
Die Geschichte von Busch Shanghai lässt sich bis ins Jahr 1981 zurückverfolgen. Ein Erstkontakt auf der Hannover Messe ebnete damals den Weg von Busch...
Ein wirtschaftliches Engagement in China ist immer auch politisch – egal in welcher Größenordnung
Der Wind bei deutsch-chinesischen Wirtschaftsbeziehungen wird rauer. Datenschutz, Engagement in sensiblen Regionen, internationale Spannungen… In der Vergangenheit betraf dies insbesondere große Konzerne und Unternehmen...
Chinesische Konjunktur: Ende der Talfahrt?
In China zeigen die Oktober-Ergebnisse der Einzelhandelsumsätze und der
Industrieproduktion, dass die Konjunktur zu Beginn des vierten Quartals wieder etwas
Schwung gewonnen hat. Für...
Adidas wird durch Lieferengpässe in China gebremst
Der deutsche Sportartikelhändler Adidas wurde im dritten Quartal durch Lieferengpässe und einem Rückgang der Nachfrage in China ausgebremst.
In einem Zwischenbericht erklärte Adidas, dass das...
Die fünf wichtigsten Herausforderungen, die es bei einer geschäftlichen Expansion in das Ausland zu...
Die internationale Geschäftsexpansion kann für viele Unternehmen eine sehr spannende Perspektive für weiteres Wachstum darstellen. Dennoch garantiert sie dieses nicht automatisch, da es zunäch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