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正如中国日报所报道的那样,中国政府在加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后,现在正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缩写为CPTPP。
CPTPP于2018年12月正式生效,由11个环太平洋国家组成。其中包括了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还有一些中南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和秘鲁。这些成员国目前合在一起占到了世界经济产出的13%。如果中国加入这个协定,这个比例将上升到近28%。
加入该协定的门槛对比RCEP要更高一些,因为它涉及到更进一步的自由贸易协定。重点在于服务业、投资保护以及政府采购等行业。CPTPP还将进一步完善对知识产权的相互保护。
该协定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贸易,特别是在IT和电子商务领域。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位研究员说,这也将为全球公司提供更好更稳定的投资环境。
中国和CPTPP —— 竞争使企业更活跃
加入CPTPP不仅仅是中国在市场开放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它也符合旨在加强中国国内市场的双循环经济政策。因为它是为了鼓励中国企业而准备的。随着中国政府让外国供应商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制造商就必须改善他们的产品,以便能够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反过来,这些企业对于本国市场的买家以及亚太地区或其他地区的买家来说,也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此举也是对英国宣布提出加入申请的回应。自从退出欧盟以来,英国政府就在世界范围内签订各种新的商贸协定,自然也包括了寻求与曾经的殖民地之间获得联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兴趣加入CPTPP。通过加入该协定,英国也将会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新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中国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未提交相应的加入CPTPP的申请。作为第一步,中国先与已有的成员国进行了会谈,探讨了可能出现的相似性和冲突线。只有在这之后,中国才能决定进一步的行动。
蚂蚁集团将成立控股公司
据《南华早报》报道,蚂蚁集团计划将其投资平台、信贷平台和保险平台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并由政府监管机构进行监督。这则消息虽是该报纸援引自一位据说参与此项目却未透露其姓名的人士,但极有可能属实。毕竟《南华早报》自2016年以来就被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收购,而阿里巴巴又拥有蚂蚁集团三分之一的股份。正式的宣布预计要等到下周中央政府最终批准这一程序之后。
成立控股公司前,蚂蚁集团经历了艰难的几个月。首先是去年秋天的上市计划在最后几分钟被喊停。随后,公司创始人马云在公众面前消失了三个月。此外,该集团还被调查是否滥用其市场力量,中国央行也宣布将通过新法规更严格地控管控支付服务供应商。这些法规包括自动启动反垄断法调查。只要供应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便启动调查。该集团拥有10亿用户的支付服务支付宝很明显符合这一情况。
为何禁止蚂蚁集团上市
暂缓上市的背后是政府担忧该集团的庞大规模可能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些担忧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可能并非决定性因素。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蚂蚁集团上市后可能受到外国投资者的左右,变得更难以控制。
然而,纵观过去几周和几个月的新闻,潜在投资者的兴趣总归会有所下降。根据彭博资讯(Bloomberg)的一份报告,蚂蚁集团的市值自去年宣布上市以来已经从2660亿欧元跌至不到三分之一。成立新控股公司可能是重建信任的明智之举。但与此同时,更为严格的法规可能会严重限制其增长潜力,尤其是其增长速度。如上篇报道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7%的情况应该不再可能。
上市监管
控股公司成立后,该集团的金融服务将受到与中资银行基本相似的法规约束。对于新成立的控股公司而言,这将意味着建立储备金,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改善对客户数据的保护措施。此外还有来自金融监管机构更为严格的管控。
作为回报,监管机构可能会批准蚂蚁集团再次尝试上市。上市是否且何时可以进行还有待观察。前提还得是《南华早报》的报道内容属实。
德国公司寄希望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中国德国商会(AHK China)与毕马威(KPMG AG) 共同在位于中国的德国企业中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企业间的情绪以及他们对商业环境的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德国企业对欧盟与中国投资协议“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寄予厚望。
调查结果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有96%活跃在中国的德国公司无意退出中国市场。他们对中国市场在2021年的持续复苏持乐观的态度,并认为在这里的发展将比其他国家都会更好。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公司中有72%计划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
承载着希望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不久前签署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对此也做出了贡献。该协定将使德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并结束欧盟企业在中国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接受调查的公司都将这两方面视为该协定最重要的点。其中40%的选票支持市场准入,39%支持协定承诺的平等待遇。
这一项调查是于2020年秋在中国德国商会的535个成员企业中进行的,大约占到了所有2300个成员企业的四分之一。该调查得到了毕马威提供的支持。很多接受调查的企业得以通过中国经济从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迅速复苏来实现部分抵消在其他市场上大幅下跌的销售额。像奥迪(Audi)这样的德国汽车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创下了历史新高。
“双循环”的挑战
随着对功能性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关注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外国商品依赖的解除,中国给德国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双循环市场战略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的供应商必须适应附加的标准和要求。其结果就是,如果必须引入其他的生产线,那开发和生产的成本就会增加。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37%认为这种发展对其在中国的业务构成威胁。因此,约有一半的企业计划将部分业务流程迁移到中国。这包括例如研究和开发等领域。大众汽车(VW)已经通过他们在安徽省新建的中心完成了这一步。其他的德国企业可能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跟上。
中国德国商会已将完整的调查报告以 德语, 英语 和 中文 发布在他们的 网页 上。
阿里巴巴营业额增长3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阿里巴巴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37%,营收绝对值增长至2210亿元人民币(约合284.4亿欧元)。活跃用户数也上升至7.79亿。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指出了增长的两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成功举办了“双十一”活动——该活动近几年来在中国被作为“光棍节”进行宣传。在此期间,这一全球最大的销售活动远远超过了亚马逊的“黑色星期五”等类似活动。2020年,阿里巴巴首次将该“光棍节”活动提前从11月1日举办至11月11日。此次拉长活动时间的举措获得了显著的回报:共售出价值近5000亿元人民币(约640亿欧元)的商品。
阿里云为阿里巴巴销售额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个关键是阿里巴巴成功捍卫了其在中国日益繁荣的云计算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多年来,阿里巴巴一直与宝马等外企进行针对性的合作并颇有成就,通过阿里云为其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
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武卫随后也强调了云业务的重要性。她指出,该部门经调整后转正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标志着阿里巴巴不仅有能力进入新业务领域,还有能力从中盈利。
然而,阿里巴巴用户数增长2200万还主要归功于其网络贸易市场淘宝——其淘宝交易的重心近来逐渐转移至中国欠发达地区。
及时的漂亮财报
这些好消息目前确实值得阿里巴巴好好利用,因为该企业自上次被禁止上市且其公司创始人马云短暂性失踪之后便状况不佳。此外,中国央行正计划对阿里巴巴支付宝等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支付服务供应商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和规范。
但阿里巴巴用现已公布的季度财报证明了自己:尽管最近几周乃至几个月都困难重重,但该集团仍在走上坡路。
中国——全球最大的FDI接受国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简称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投资趋势观察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呈下降趋势。其中欧洲和美国受到的打击最大。相比之下,中国的FDI至少增长了4%,由此取代美国成为目前FDI的领先者。
报告中公开的2020年数据仍是初步数据,但结果已经十分明朗。总体而言,全球FDI历经新冠疫情后锐减42%。总交易量从1.5万亿美元(2019年)估计下降至8590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暴跌时还低30%。
跨境并购、绿地投资和项目融资方面的下降影响到FDI的所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地的下降幅度极其不均。拉丁美洲平均下降了37%,而非洲(-18%)和亚洲发展中国家(-4%)的下降幅度要小得多。
欧洲和美国跌幅最大
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遭受的打击最大,平均下降幅度达69%。尤其是欧盟的一些国家,其FDI甚至转负。仅荷兰的FDI就有1500亿美元的负值。德国虽保持正值,但与2019年相比仍下降了61%。英国的FDI几乎降至为零,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新冠疫情对其经济的影响。欧盟总共损失了40亿美元。
美国也备受FDI下降的影响,尽管不如欧洲国家所受影响严重,但数字仍令人震惊:美国2020年的FDI减半,锐减49%至1340亿美元。
中国FDI保持正值
在这种情况下,以4%温和增长的FDI足以使中国以16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高科技产业吸引了极大的投资兴趣,增长了11%。然而,2020年百分值最高的并非中国,而是印度。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2020年的FDI增长率为13%,是全球最高增长率。但必须指出的是,印度的起跑值明显低很多。从绝对数值看,印度目前570亿美元的FDI仍远远落后于中国和其他经济体。
展望:2021年FDI
贸发会议最近对全球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最早在2021年迎来缓慢的复苏。但FDI却没有那么乐观。投资者认为还应继续保持谨慎。他们尤其不想承担持续封城的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新启动的项目突然中断。此外,大型投资项目的交付周期也很长。
因此,贸发会议预计FDI在2022年之前不可能有明显好转。此外,贸发会议还预计FDI重心将从新投资转移到跨境并购。这种趋势可能在2020年就已经能观察得到,因为下半年又上报了多起收购。技术和医疗领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低于工业受到的影响,尤其活跃。若企业利用目前的低利率贷款,通过收购对手或较小的竞争者来开拓新市场,那么2021年的活跃度还将更高。
奥迪持与一汽合资公司多数股权
继母公司大众集团之后,奥迪公司也将首次在其中国合资公司中持有多数股权。大众与其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一汽集团(FAW)新成立的公司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全电动汽车。
双方已于2020年10月在长春举行的德中汽车会议上签署相关意向书。但当时只涉及到加强现有合作,并没有提及这家总部位于因戈尔施塔特的奥迪公司将掌握多数股权。
奥迪和一汽的新车型将引入其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简称PPE平台)。有趣的是,该工厂并不计划建造在安徽省大众电动汽车新研发中心附近,而是落址在中国最东北的长春市。一汽与大众的合资公司的总部也位于这里,该合资公司已在为中国市场生产奥迪。此外,奥迪还在佛山、天津和青岛进行生产。这四个工厂合计年产能约为70万辆。新的合资公司将能提高多少产量尚不明确。
奥迪合资公司“黄金十年”
奥迪宣布新合资公司的这一年也是其在中国创纪录的一年。奥迪高端市场在2020年取得其进入市场30年以来的最佳成绩。这一高销量很大程度地帮助了大众汽车在整个集团销量下降的情况下仍捍卫了2020年中国最强汽车制造商的地位。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Werner Eichhorn)也谈到,合资企业增强了奥迪与一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将为奥迪在中国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上汽大众扩大产品范围
奥迪和一汽将在2021年年底之前提供在中国生产的十二个模型系列。此外,斯科达也入股了的合作伙伴上汽大众将在来年提供更多车型。
大众稳坐中国汽车制造商榜首
大众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9.1%。尽管如此,大众集团能在2020年成功捍卫其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制造商实力之最地位。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大众集团也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19.3%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然而,品牌和细分市场的走势却大相庭径。大众和斯柯达等中档品牌遭受了巨大的销售亏损,而高端豪华市场中的奥迪和保时捷的销售额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自2019年1月起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斯蒂芬·沃伦斯坦(Stephan Wöllenstein)博士也对《中国日报》表示,他对2021年的前景十分乐观。他预计大众集团业务增长将超过中国汽车市场其他品牌并获得市场份额。
大众在中国聚焦电动汽车
仅在2021年,大众便计划在中国推出25款新车型。然而,其中只有不到半数的车型仍由常规内燃机提供动力。十二月宣布的合肥研发中心是这一电动交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不仅将在这里研发和测试新型驱动器,还将从2023年开始每年生产多达35万辆电动汽车。
虽然中国计划到2060年才全面禁止内燃机,但从2035年起便将禁止所有仅由内燃机驱动的车辆。从那时起,全中国只允许使用混合动力和全电动驱动器或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中国南部的海南岛等省甚至可能更早实行纯电动交通计划。在城市地区逐步禁止内燃机驱动车辆也有可能。
此外,许多其他国家已确认自2030年起禁止销售传统车辆。尽管中国作为大众集团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在制定长期战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这家沃尔夫斯堡的企业也会基于全球发展而继续研究新的驱动技术。
美国与中国股票:再见华尔街?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圣诞节前签署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之后,就有了官方消息: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未来必须公开说明,他们是否处于该国政府的监控下并允许政府深入观察其资产负债表。这主要针对在纽约华尔街上市的中国公司。目前大约有140家中国企业在那里进行交易。
这些企业都立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影响。因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允许外国审计师检查账簿是非法的。根据现行法律,将中国审计师的材料发往国外是违法的。因此,目前的情况对于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是很不舒服的,所涉公司的股票已经下跌。
中国对美国法律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中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声明,要求美国政府不要执行歧视性规定,并结束证券监管的非法政治化。这项法律剥夺了了美国投资者参与中国企业积极发展的可能性。这位发言人还表示,美国政府应该和中国共同努力,为所有国家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监管环境。
中国公司将二级上市作为应对美国华尔街的赌注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美国多年以来一直在制定一项相应的法律,并将其看作对中国不透明性表示不信任的合理表达。华尔街上市的企业正在遭受考验。为了避免在美国被除牌的可能性,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了二级上市。阿里巴巴(Alibaba)从2019年起就已香港上市。京东(JD.com)和网易(NetEase)等其他企业也紧随其后。
这样直接的回避也表明,这项法律对于美国可能起不了什么帮助作用。投资者如果想投资中国公司,他们可以轻松地转向香港股市,而企业本身也可以通过在香港上市而获得中国内地的资本。
在华德企:步入恢复期
72%的在华德企已将产量提高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这是在中国的德国商会对530家企业最新展开的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汽车和机械工程领域的复苏程度尤为显著——企业服务提供商仍在加紧努力。
然而,90%的调查对象在2020年年底仍预计来年还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其中只有9%的人认为其业务将继续遭受严重损害,42%的人认为有轻微的影响,39%的人则认为会有适中的影响。
这些企业认为旅行限制将是未来几个月内的最大挑战。74%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些限制措施带来了负面影响。近60%的调查对象由于这些限制只能有限地维持业务关系。其他37%的企业受到了展会取消所带来的影响。32%的调查对象表示旅行限制导致了重要的商务谈判停滞不前。
此外,近半(49%)的调查对象抱怨需求下降是其业务上的一大难题,超过三分之一(32%)的企业还反应了供应链中断的问题。
然而,由此看来,这些企业已在今年上半年度过了最坏的情况。82%的受访企业预计到2020年前六个月的销售额下降,55%的受访企业甚至预估有两位数的下降量。但更令人欣喜的是,有40%的公司能够实现年度总销售额同比上一年有所增长——这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复苏。
这些企业也对来年感到乐观。72%的受访企业希望2021年的销售额超过今年。为了补足此次病毒对自身企业造成的亏空,超过一半的参与调查者(55%)都采取了节省成本的措施。
全球拉力赛——中国证交所却依旧格格不入
德国达克斯指数(Dax)连续第二天在交易开始后上升至历史新高,华尔街上演着你追我赶创纪录的戏码,日本日经指数(Nikkei)达到30年来的新高。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却依旧表现得格格不入:大陆交易场所的股票暴跌,而香港却向上攀升。
本周初,全球股票交易所内股价上涨,对多项政治决策作出了积极的回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放弃抵制经济刺激方案和新冠援助计划,欧洲和英国在英国退欧争端中达成了协议。此外,欧洲也开始实施抗冠状病毒的疫苗接种运动。这一发展也额外为股市推波助澜。
达克斯指数在周一就达到了历史新高,而这一新高在周二交易开始时又能被刷新。华尔街也在追赶着创纪录,日本日经指数上涨了2.6%。只有中国证券交易所对全球拉力赛不为所动。对沪深交易所最重要的沪深300指数(CSI-300-Index)下跌0.42%至5042.94点。
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恒生指数在尾盘交易中上涨0.96%至26567.50点。
大众汽车(安徽)投资电动交通
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的一个合资企业将在中国东部省份安徽对电动交通进行投资。计划建立研发中心以及新的生产车间,以此作为合肥市现有工厂的延伸。大众汽车和中国合作伙伴江淮汽车(JAC)已经在这里生产带常规内燃机的车辆。新投资的项目是基于大众MEB平台进行电动汽车的制造。这个“模块化电动驱动工具包”使得大众汽车能够在整个集团内部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来研发和生产所有品牌的电动汽车。
对新的生产车间的投资额达到了约30亿欧元,预计将在2022年完成施工。目标是从2023年起能够让第一批车下线。一旦开始批量生产,大众汽车计划在合肥工厂每年生产35万辆电动汽车。
大众汽车(安徽)取代江淮大众汽车(JAC Volkswagen)
早在五月,大众汽车就获批接管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中大部分的股份。这一步已于12月初在总额为大约10亿欧元的投资框架内完成。大众汽车也因此将其在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份从50%增加到了75%。由此,大众汽车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在其中国合资公司中拥有多数控股的汽车制造商。此外,在收购过程中,合资公司的名字也发生了改变,现在被称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收购大众汽车(安徽)的同时,这家沃尔夫斯堡的企业还获得了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JAG)50%的股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大众汽车合资伙伴江淮汽车的母公司。
大众汽车(安徽)的意图不仅仅是将来在合肥生产电动汽车。新的研发中心也是进一步行动的一部分。未来会有多达500位职员在这里开发新的大众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并缩短研发的周期。
这次投资旨在进一步强化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电动交通战略,并加入一系列措施,比如收购电池制造商国轩(Gotion)的股份,以此为集团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做出贡献。
增持凯傲集团股份公司——潍柴动力行使认购期权
潍柴动力(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增持凯傲集团(KION Group AG)股份行使了其认购期权。
在MDAX中上市的凯傲集团股份公司进行了认购期权增资。不久前,增资已于2020年11月18日以现金出资的形式完成。先前股本的11%左右将作为新股通过发行认购期权证券的方式以9:1的比例提供给现有股东。每股新股的认购价为62欧元,总交易额超过8亿欧元。
潍柴动力支持增资凯恩集团
此次增资得到了潍柴动力的支持。该中国柴油发动机制造商是这家总部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德国叉车制造商的最大股东之一。 2013年首次公开募股后不久,潍柴动力就收购了30%的股份。自此,这位大股东进行了数次股份增持,达到目前45.23%的股份。2016年,这位股东就支持这家法兰克福的公司进行增资,从而能收购仓储物流供应商德马泰克(Dematic)。
此次,潍柴动力再次根据其相应股份承担行使认购期权的义务。从而,在上海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潍柴动力又通过全面行使认购期权收购了凯傲集团593.452万股新股。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成功交易
在寻求资本市场法律问题以及对外贸易法律问题的咨询时,这位中国大股东再次选择了信赖其长期合作伙伴金杜律师事务所法兰克福团队。在过去几年里,金杜律师事务所已经就如何逐步增持凯傲集团的股份等问题提供了全面的咨询服务。
金杜国际团队由法兰克福的Rudolf Haas(合伙人,资本市场领域)、Sandra Link博士(合作人,企业领域)和Tilman Becker博士(企业及对外贸易法律顾问)以及北京的徐萍(合伙人,企业领域)和Han Jian(企业法人)组成。
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增资也是一个考验信心的难题。谈判一直受到美国总统大选及其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对外贸易法的新修正案和中国外国投资审查的影响。此外,还有新冠疫情造成出行限制阻碍了中德合作伙伴之间的会面。Rudolf Haas表示,潍柴动力与凯傲集团以及金杜法兰克福团队之间的长期合作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是成功交易的关键所在。
人物简介
Rudolf Haas是金杜律师事务所法兰克福部门的合伙人,擅长资本市场和公司法领域。他在证券发行、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其它融资和公开收购领域提供法律咨询,并能代表发行人、投标人和附属银行。此外,他还经常为中国投资者在德国的收购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