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子公司Hauck & Aufhäuser接管传统银行Lampe
Hauck & Aufhäuser首席执行官Michael Bentlage表示:“此次收购将使我们成为德国领先的私人银行之一。”合并后的银行将拥有约1400名员工,总资产约为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3亿元)。其直接管理资产将达约350亿欧元,“管理资产”(包括基金和其他第三方管理的资金)预计将达到约1350亿欧元。银行的最终新名称尚未确定,但两家传统公司的名称仍将被保留在新品牌中。
赫伯罗特将天津与北欧连接起来
来自德国汉堡的物流公司赫伯罗特(Hapag Lloyd AG)中国分公司宣布,本周起运行天津和北欧之间的直接运输。新线路将进一步助力天津和欧洲之间的物流,更多来自欧洲的商品将运抵天津及周边地区。
腾讯计划大规模扩展德国业务
FrankfurtRheinMain GmbH(FRM)董事总经理Eric Menges说:“腾讯在该地区成功落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这也说明法莱美地区对亚洲企业的吸引力日渐增加,尤其对IT和互联网企业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优势。腾讯控股的子公司腾讯云欧洲有限公司现在在法兰克福开设其欧洲办事处。该落地得到了FRM与法兰克福市经济发展局的支持。
AFFiRiS获得抗帕金森药物的中国专利
总部位于维也纳的生物科技公司AFFiRiS所研发的抗帕金森药物获得了中国专利。 AFFiRiS专业研发主动免疫疗法(SAIT),该疗法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原则上,该疗法相当于使用疫苗激发自身抗体来对抗疾病。免疫系统通过已经死亡的或减弱活性的病原体对相应的疾病产生反应并产生记忆,以便于日后较具毒力的相似物质侵入体内时,能够回忆起类似的状况,加快对付病原的反应。这种方法的研究已在癌症治疗领域进行了多年,因为它们比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放射疗法或化学疗法)引起的毒副作用更少。然而, AFFiRiS更专注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症。
中国制造商Ninestar入股德国tonerdumping.de
Ninestar是全球最大的兼容打印机墨盒制造商之一。此外,这家位于中国南部珠海的公司还销售激光打印机并生产用于制造碳粉盒和打印机碳粉盒的组件。中国集团的产品通过G&G自有品牌销往世界各地。该公司由现任首席执行官 Jackson Wang于2000年创立,2018年销售额约为258亿元。该集团还拥有以下品牌:Seine Holland B.V.和 Lexmark。
博世创投(RBVC)参股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驭势科技(UISEE)
“驭势科技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投资驭势科技完美补充了博世创投的投资组合并可在这一领域开辟多样的合作机会,”博世创投的总经理Ingo Ramesohl博士关于投资如此说道。驭势科技由AI老将和曾经负责英特尔吴甘沙在2016年于北京创立。驭势科技(驭势)名称的英文缩写分别代表“Utilization,Indiscriminate,Saftey,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利用、无选择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公司仅在成立两年后就在2018年跻身中国“独角兽的杰出行列”,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中德家族企业于宁波交流经验心得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组织的“中国家族传承论坛”至今年已举办到了第八届。2019年11月17日至18日,上海的重点校区以及著名的商学院受邀来到距离200公里远的宁波。有着悠久历史的宁波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家活动的先驱。今年的大会主题为——“常与变”。其活动重点是对德国家族企业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与企业家之间交流经验。
德国经济的对华依赖
2019年12月发布的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IW-REPORT)调查了德国经济的对华依赖性:中国目前是德国商品贸易最重要的贸易和进口伙伴,且德国7%的对华出口份额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在德国的分量。其中,德国机械制造和电气行业的资本货物制造商尤为深受影响。但另一方面,如果忽略1991年至2018年间德国的对华出口,其每年出口额的增长也几乎不受影响(除个别年份外)。因此,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是有限的——然而一些德国大型企业对在华高销售额的追求却扭转了这一局势。进口方面的情况大同小异:从中国进口的增值产品所占份额于2005年至2015年间从0.6%上升至2%。作为德国供应商中的一员,中国与美国在德国供应链中的地位相当,但远比不上西方的14个欧盟国家。因此,与六国集团做比较,德国并不像其它欧洲成员国那样依赖中国产品,对中国的依赖性也小于美国和日本。但在个别行业领域中,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德国的电气工业行业。
化工企业瞄准中国市场
据巴斯夫(BASF)预测,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的份额将在2030年从目前的40%左右上涨至50%,该国在2018年已凭借1.6万亿多欧元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
中国对外投资“一年记”
去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记录了以往的最低水平,2020年应有所好转。
一份由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和荣鼎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570亿美元,同比下降30%,为六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今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并购交易出现大幅下降,除南美地区外,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摆脱该下滑趋势。其中,欧洲和北美地区所受影响最为严重。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企业在欧洲仅投资了134亿美元,而在美国则更少:55亿美元。
芬兰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2017年共有1070亿美元的对外投资额从中国流入“西方国家”,记录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与2017年相比,中国去年在欧盟和美国的投资额为190亿美元左右,直接下滑80%,为这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位于欧洲最北的芬兰,吸引了与美国相持不下的投资额,高达53亿美元。但其中,总部位于中国江津的运动服制造商安踏体育的收购就高达52亿美元。
英国脱欧将推动外商直接投资
紧随在芬兰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国。去年,中国企业在英国总共投资了38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两笔交易分别是沙钢集团对英国数据中心运营商Globalswitch追加的22亿美元投资以及阿里巴巴通过7万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First)。目前,英国已确定将于1月31日正式脱欧,这将会进一步推动非欧洲地区的投资趋势。瑞典以13亿美元的投资额排在第三位,紧随其后的是分别以7亿美元并列第四的德国和意大利。
西欧和东欧的发展情况
2019年,中国在爱尔兰的投资量也有明显的上升,同比增长50%,其中绿地投资占据最大比例。此外还有:无锡生物制品投资的2.4亿美元,计划在爱尔兰建立新的疫苗生产基地。中国在东欧地区的投资仍保持活跃,罗马尼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了爆炸性增长,达到2.38亿美元。其主要交易为:CEE Equity Partners对Brise集团15个谷仓和物流中心的收购;中国核电总公司(CGN)与国有核电生产商Nuclearelectrica成立的合资企业;中国外运对KLG Europe-Aktivia的收购。和去年的1.3亿美元相比,今年的交易额略有上升,但仍大幅低于创下记录的年投资量5.26亿美元。
没有国有资产的介入,也没有金融投资者参与
虽然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投资领域较美国更加广泛,但消费品、服务业、汽车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在大西洋两岸投资的热门项目。尤其在“关键”领域(如: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变得更加开放了。国有企业的投资占中国2014到2017年总投资额的50%以上。而如今,情况则有所转变,2019年中国政府对欧盟的投资额几乎为零。金融投资者也不再进行对外投资,在欧盟几乎所有的投资都是由战略投资者所开展的。
2020年会再次好转
来自贝克·麦坚时的EMEA区中国负责人Thomas Gilles对2020年对外投资的发展前景做出了乐观的预测,并表示:“在相对平静的2019年之后,法国和德国等主要经济体在2020年会有更多投资标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资产状况会再次有所改善、借贷条件也会变好。从这一点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也容易获得更多的资金。
贸易战的缓和
去年,欧洲和美国都重新制定了更严格的外商投资政策,导致投资环境不稳定。如今,投资者已了解了投资政策,对风险也有了重新的认知和规划,对投资该地区的意愿也会相应提高。尤其中国进一步开放自己的市场,对营造互信友好的投资氛围也会产生一些积极作用。毕竟,“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让市场参与者在中美贸易战这个大环境下重新对理性的合作关系有了信心,消除了“最坏情况”发生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