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e chinesische Unternehmen ihren Standort in Deutschland finden
Der Startschuss für chinesische Direktinvestitionen im Ausland fiel recht spät – deutsche Konzerne und Mittelständler waren da schon lange in China engagiert. Jetzt aber geben die chinesischen Unternehmen auch in Deutschland bei Greenfield- und M&A-Projekten Gas. Immer wieder stehen sie dabei vor der Frage, wie sie den optimalen Standort für ihr Projekt finden.
捷成工业开设中国业务市场分析与咨询服务
捷成工业宣布成立了一项新的咨询服务“市场情报及咨询服务”,专为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扩大经营提供帮助。这项咨询服务包含深层次、实用的市场调查以及战略性咨询。
吉利展位上的Volocopter中国首秀
Volocopter携手吉利科技集团首次在华展示了其空中出租车模型2X。
总部位于布鲁赫萨尔的空中出租车制造商Volocopter在2021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借吉利科技集团(吉利)的展位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其最新机型2X。自2019年以来,吉利一直是Volocopter的投资者之一,且近期还参与了该公司的D轮融资。这两家公司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交通领域进行专业交流,以确定引进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的合理地点。
在吉利展台上展示2X旨在实现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电动空中出租车服务在中国城市空中交通(UAM)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实际演练。同时,这也是为了强调Volocopter和吉利的共同工作成果。
“吉利在中国的领先地位和对新型出行产品的前瞻性考量,使该公司成为我们的重要战略投资者,也使吉利成为一个共同将UAM引入中国——全球最有前景的新型交通市场之一——的理想合作伙伴。”Volocopter公司首席执行官Florian Reuter说道。
Volocopter与吉利在华合作
此次展会上还提到了于三月初宣布的Volocopter与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沃飞是吉利的一家子公司,将接管中国的飞行出租车运营业务。Volocopter公司表示他们已经申请了所需的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合资公司不久就能成立。
“Volocopter是为全球各城市的空中出租车服务提供安全、可持续且实用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解决方案的先驱和市场引领者。”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下沃飞长空科技(Aerofugia)CEO靖超表示道,“我们共享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在中国城市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生态系统的建设。”
Volocopter为商业运营打造的“ VoloCity”机型目前正于欧洲航空安全局进行认证。根据现有的协议,Volocopter公司在欧洲成功获得批准后,有望迅速获得在中国投入使用的许可。这意味着,Volocopter最早将于2024年在中国实现商业用途。而VoloCitys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为城市带来新貌。该公司计划首先专攻商业人士、活动组织者和旅游供应商等人群,当空中出租车成为一种普通的运输工具时,才会在第二阶段着手大众市场。
中国正在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正如中国日报所报道的那样,中国政府在加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后,现在正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缩写为CPTPP。
CPTPP于2018年12月正式生效,由11个环太平洋国家组成。其中包括了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还有一些中南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和秘鲁。这些成员国目前合在一起占到了世界经济产出的13%。如果中国加入这个协定,这个比例将上升到近28%。
加入该协定的门槛对比RCEP要更高一些,因为它涉及到更进一步的自由贸易协定。重点在于服务业、投资保护以及政府采购等行业。CPTPP还将进一步完善对知识产权的相互保护。
该协定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贸易,特别是在IT和电子商务领域。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位研究员说,这也将为全球公司提供更好更稳定的投资环境。
中国和CPTPP —— 竞争使企业更活跃
加入CPTPP不仅仅是中国在市场开放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它也符合旨在加强中国国内市场的双循环经济政策。因为它是为了鼓励中国企业而准备的。随着中国政府让外国供应商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制造商就必须改善他们的产品,以便能够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反过来,这些企业对于本国市场的买家以及亚太地区或其他地区的买家来说,也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此举也是对英国宣布提出加入申请的回应。自从退出欧盟以来,英国政府就在世界范围内签订各种新的商贸协定,自然也包括了寻求与曾经的殖民地之间获得联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兴趣加入CPTPP。通过加入该协定,英国也将会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新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中国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未提交相应的加入CPTPP的申请。作为第一步,中国先与已有的成员国进行了会谈,探讨了可能出现的相似性和冲突线。只有在这之后,中国才能决定进一步的行动。
蚂蚁集团将成立控股公司
据《南华早报》报道,蚂蚁集团计划将其投资平台、信贷平台和保险平台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并由政府监管机构进行监督。这则消息虽是该报纸援引自一位据说参与此项目却未透露其姓名的人士,但极有可能属实。毕竟《南华早报》自2016年以来就被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收购,而阿里巴巴又拥有蚂蚁集团三分之一的股份。正式的宣布预计要等到下周中央政府最终批准这一程序之后。
成立控股公司前,蚂蚁集团经历了艰难的几个月。首先是去年秋天的上市计划在最后几分钟被喊停。随后,公司创始人马云在公众面前消失了三个月。此外,该集团还被调查是否滥用其市场力量,中国央行也宣布将通过新法规更严格地控管控支付服务供应商。这些法规包括自动启动反垄断法调查。只要供应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便启动调查。该集团拥有10亿用户的支付服务支付宝很明显符合这一情况。
为何禁止蚂蚁集团上市
暂缓上市的背后是政府担忧该集团的庞大规模可能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些担忧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可能并非决定性因素。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蚂蚁集团上市后可能受到外国投资者的左右,变得更难以控制。
然而,纵观过去几周和几个月的新闻,潜在投资者的兴趣总归会有所下降。根据彭博资讯(Bloomberg)的一份报告,蚂蚁集团的市值自去年宣布上市以来已经从2660亿欧元跌至不到三分之一。成立新控股公司可能是重建信任的明智之举。但与此同时,更为严格的法规可能会严重限制其增长潜力,尤其是其增长速度。如上篇报道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7%的情况应该不再可能。
上市监管
控股公司成立后,该集团的金融服务将受到与中资银行基本相似的法规约束。对于新成立的控股公司而言,这将意味着建立储备金,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改善对客户数据的保护措施。此外还有来自金融监管机构更为严格的管控。
作为回报,监管机构可能会批准蚂蚁集团再次尝试上市。上市是否且何时可以进行还有待观察。前提还得是《南华早报》的报道内容属实。
Die fünf wichtigsten Herausforderungen, die es bei einer geschäftlichen Expansion in das Ausland zu...
Die internationale Geschäftsexpansion kann für viele Unternehmen eine sehr spannende Perspektive für weiteres Wachstum darstellen. Dennoch garantiert sie dieses nicht automatisch, da es zunächst...
杜伊斯堡的中国列车增加七成
根据运营公司duisport的报告,来自中国的列车数量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已增加到每周60辆,与此前通常每周35辆至40辆相比增长了70%。
总体而言,duisport2020年的集装箱转运量同比增长了5%,创下了420万个标准集装箱(二十英尺当量单位,TEU)的历史新高。但由于商品转运量下降了3%,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吞吐量同比从6110万吨下降至5900万吨。但这一下跌并非经济原因,而是政策原因,因为煤炭转运业务近期已被停止。
为中国列车拓广目的地
“集装箱业务的增长并非单纯的疫情后续影响。尤其是在下半年,我们的策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在四月——第一次封锁中期,我们的列车目的地便拓展到中国更多城市。欧洲和亚洲所有重要的物流枢纽现已成为我们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系统性增强了作为欧洲和亚洲前往欧洲货运的首选目的地的地位。我们的客户青睐我们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尤其是我们迅捷的进一步运输方案。我们已经批准了更多的投资计划,有助于作为散货运输业务领域的合作伙伴,保持强大的吸引力。杜伊斯堡是一个多式联运港口,这一点没有任何改变,”duisport 董事长 Erich Staake 说到。
前景仍不明朗
目前,duisport和母公司杜伊斯堡港口有限公司(Duisburger Hafen AG)计划未来将继续将货运转向铁路运输。他们将不只依赖中国的列车,而且还计划引入东欧的新物流。鉴于新冠疫情尚未克服,人们仅对中期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虽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远见、关注实际,” 杜伊斯堡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强调说。“由于欧盟国家的疫苗接种策略相比美国或英国等国家明显不足,因此我们必须预计本国市场会由于封锁政策而导致需求下降和进一步受限制。尤其是受中小企业影响重大的物流领域,消费者之间进一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在 2021 年,即疫情爆发的第二年,我们依然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远未达到拐点,”Staake 警告道。
寻找并购对象的便利途径
德国的中小企业在海外享有极好的声誉。通过创新和可靠的产品,德国企业成功地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了市场份额的一席之地。为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愿意参与到这个成功之中。德国与中国拥有密切的经济关系。双边的贸易额在2014年达到了近1540亿欧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0%。同时作为一个投资地,德国显著的优势:一流的基础设施、受过良好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及杰出的法律框架条件,不仅仅只被中国企业家发现,许多外国投资者在过去的几年中,也认同这些优势并在德国投资落户。
中国工业未来的平台经济
中国希望最迟到2049年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之际成为科学技术创新领导者,在实现这个 目标的道路上,工业生产数字化起着重要的 作用。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2018年 中国在IT技术领域的支出为3370亿欧元,其 中软件和数据中心设施的份额达到了320亿 欧元。据市场观察家称,到2025年,全球三分 之一,也就是41亿的工业物联网(IIoT)联接 将出现在中国。西门子(Siemens),SAP和博世 (Bosch)等德国公司也致力于中国的数字工 业平台。百度的Apollo是全球第一个开放源 代码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已经有超过 130个企业合作伙伴,其中也包括了德国的大 型汽车制造商。
电子产品制造商海尔(Haier) 和阿里巴巴(Alibaba)共同开发的工业应用数 字平台也使用得越来越多。来自海尔的COSMOPlat 是私营部门中最成功的平台之一,已在 十二个行业中使用,从纺织业到电子业再到 陶瓷业,据称可以为35,000家公司的3.2亿终 端用户提供服务。消费者行为数据对于优化 工业生产和建立工业4.0至关重要。阿里巴巴 (Alibaba),腾讯(Tencent),华为(HUAWEI)和 百度(Baidu)等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公司都可以 访问大量的互联网数据,这是一个巨大的优...
中国:全球资本流动的驱动力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流向欧洲的投资资金迅速增长,这将为欧洲疲软的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中国在欧洲的并购和直接投资发展非常迅猛。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投资达到了新的巅峰——总投资金额达到140亿欧元。
“我们的交易流量十分强劲”
工业4.0在中国和亚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当地的很多企业寄望于欧洲先进企业的技术专长。这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者来说是个令人激动的机会。其中一家完全专注于欧亚工业技术合作的持股公司就是汉德资本。公司于2015年由蔡洪平先生和Wolfgang Seibold先生共同创立,最近作为克劳斯玛菲收购案中的联合投资者,汉德资本为自己赢得了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