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贸易战:夹在各战线之间的德国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8年1月宣布将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惩罚性关税,从而引发美中贸易战。 自此,许多国家对中国产生抵触情绪。而中国和美国同是许多德国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对此,德国公司和投资者当今该如何定位自己,以免成为贸易战的受害者或遭受销售损失呢?
中美贸易战对德国和中国的投资环境和行为有什么影响?
Ludes:许多德国创始人现在都在自问:我如果邀请了一位中国投资者加入,会阻断我进入美国市场的道路吗?贸易战提升了中德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系数。贸易战不仅使德国公司的在华投资数量下降,也影响了中国公司的在德投资。深受其害的是科技领域,例如,美国正试图切断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供应链,以防止中国在这一相对弱势的行业中追赶上来。其它深受贸易战困扰的中德投资领域还有电信、技术、航空航天和运输业。
贸易战对供应链有何影响?
Ludes:首先必须声明的是:持久的贸易战只会让所有人都遭受损失。我们也不能拒绝全球化——只有失败者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想避免对一个国家的危险依赖,尤其是对一个实行另一套政治体系的国家的依赖,那么对部分中德交付状况和供应链的深思熟虑一定是有意义的。例如,我们德方不应该太依赖来自印度或中国的仿制药供应链。类似的可能还有对中国的钕,钪和钇等稀土的依赖。
德国对外贸易法的收紧使得中国投资者在收购关键领域企业10%以上的股份时需要获得国家批准,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Ludes:贸易战引发了对中国强烈的消极情绪。中国人在许多国家感觉到不受欢迎或不太受欢迎——德国社会的许多领域也是如此,这也涉及到收紧的对外贸易法。由于普遍的消极氛围,中国现在将投资目光更多地转向亚洲,尤其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都几乎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看作是贸易伙伴。但我们应该清楚:在商业领域,中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等等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可靠或不太可靠甚至完全不可靠的合作伙伴之分。这在全世界的商业领域中都应该是相同的。从经济角度来看,作为第一大出口国,我们依赖与中国的完整关系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可以没有我们,但我们不能真的失去中国——例如大众汽车40%的销售额都在中国。而当大众汽车今年的销售额在所有国家均出现下滑现象,但在最近几个月中,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上一年早已有所增长。
“中国可以没有我们,
但我们无法真的失去中国”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利用贸易战改善中德投资环境呢?
Ludes:在政治层面上,我们应该有更加独立的立场,欢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成为我们的商业伙伴和投资者。这一点在政治层面上是不够的。此外,德国企业还应该探索与中国合作伙伴,当然也有与竞争对手之间更多的共同点。为此必须进行并促进更多的交流——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时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支持更多的合资企业,例如,中国(联合)投资者与欧洲私募股权(PE)公司组成竞标财团的联合投资园区或者联合交易。也已经有个别在德国本地进行投资的中国金融投资者,如曾致力收购博世马勒涡轮增压系统的方源资本。我们应该促进中德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正是我们投资中本(CVCapital)正积极开展的业务,尤其是当中国去年的风险投资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美国市场。在中国,人们能体验到绝妙的活力,而这里却给人一切都在沉睡的印象。中国拥有一个运转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而这对我们来说只能是幻想——还有成百名兴致勃勃的中国金融投资者,例如由阿里巴巴前任CEO领导的维新力特资本、鼎晖投资、中金公司、平安资本、由俞丽萍创立和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 & Co)投资的南风资本还有大钲资本,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有更多中国风险投资人投资德国企业,他们就可能促使德国企业扩张到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这也能帮助德国发展出更多的全球市场玩家,而他们也必须利用到这个庞大的市场。我们以远程医疗为例:该领域在欧洲受到相应州法律的过度监管,德国和欧盟的企业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来自中国或美国的远程医疗初创企业所受到的监管较少,却能系统地扩建和推广,且凭借着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有更好的创业条件。
"在中国,人们能体验到绝妙的活力"
中方有哪些进步空间?
Ludes:中方也有相应的要点,例如中国正在改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且该进展一定会越来越快。总体而言,德国企业在中国需要更多的法律安全。另一方面,这个话题如今常常被过分强调。 这可能在30年前会有所不同。其他要点是在没有合资企业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得到收购批准和自由市场准入。同时,德国企业还可以在重要领域创建或收购中国企业,例如安联与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安联建立联盟。还有最后一点:如果中国政府取消外汇限制或迅速授予在德国或欧洲投资的相应许可证,将对更多的中国风投公司在德国的良好运作十分有益。
恩斯特·卢德斯博士(Dr. Ernst Ludes)是中国私有投资银行投中资本(CVCapital)的欧洲主管。 以前他是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殷拓集团的合伙人,并曾在投资公司Alchemy Partners以及并购和企业融资咨询公司Drueker&Co工作。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麦肯锡(McKinsey)。2010年卢德斯博士(Dr. Ludes)创立了Turning Point Investments顾问公司为处于特殊情况的公司提供咨询。
巴斯夫风投投资中国恩和生物
巴斯夫风险投资公司(BASF Venture Capital)投资中国杭州的生物技术专家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ota Biosciences)。
2019年才成立的恩和生物通过其新一代专属生物技术平台给巴斯夫风投总经理Markus Solibieda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恩和生物的高度创新平台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前沿生物技术,能加速产品开发速度,助力可持续、经济化生产,有塑造化学工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潜力。投资这样一家前途无量的年轻企业,将进一步强化巴斯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举措,并在飞速发展的亚洲市场中提升巴斯夫的创新潜力。”
该平台可以为广泛的工业应用实现高价值产品的可持续、经济型生产,例如助力甜味剂、维生素、个人护理品以及作物保护产品等。与化学工业不同,这种所谓的“白色生物技术”是依靠活细胞和酶来开发和制造产品的。
恩和生物利用该平台确定合适的微生物宿主,然后将其与所需的表型进行合并重组,从而创造出新的产业菌种。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基于糖等绿色原料开发和改善生产工艺流程。
巴斯夫风投和恩和生物期待合作
与恩和生物一样,巴斯夫已在利用发酵和生物催化来生产维生素和酶等产品。因此,合作双方正计划共同探讨合作可能性。“巴斯夫是实力强劲的行业合作伙伴,其技术优势可以完美地与我们互补。我们非常期待巴斯夫能在我们扩大生产规模和推出新产品中给予支持。”恩和生物首席执行官Cheryl Cui博士在谈到巴斯夫风投的投资时说道。
恩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杭州。这座位于上海西南方近200公里的城市,也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总部。
Unnötig Wasser auf die Mühlen gegossen
Constantin Schreiber ist Sprecher der „Tagesschau“. Constantin Schreiber ist auch Autor. „Die Kandidatin“ heißt sein neuer Roman, der vor den diesjährigen Bundestagswahlen erschienen ist....
中欧班列创纪录
正如《中国日报》英文版本报道的那样,中欧之间的货运量不仅明显恢复增长,而且在7月创下了新纪录。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中欧之间共有1247列货运列车运行。这比该路段一年前的列车数量多了62%。这些列车在七月份共向整个欧洲和中国运送了11.3万个标准集装箱。标准集装箱的运输量与上个月相比增加了近三分之二。
这几乎相当于目前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HMM阿尔赫西拉斯”(HMM Algeciras)五倍的装载量。同时,这些列车的货运时间比轮船至少减少了一半。
这些列车中一共有多少辆从中国开往新丝绸之路的德国终点站(如杜伊斯堡)并不是这篇报道的内容。尽管德国的出口量有所上升,但鉴于火车的运输量之高,既不能推断出列车已行驶过整段路程,也不意味着列车已抵达过东欧的目的地。
中欧班列意义重大
中欧班列的吸引力持续飞快增长。中国八月份的出口量较上月增长了11.6%,且开往欧洲的货运列车现已成为中国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运输过程总存在延迟。
不仅是寄件人和收件人有所担忧,中欧沿路上转运点的顾虑也同样是延迟的原因。他们担心货运列车除了运输迫切需要的货物,还会运输新的新冠疫病例。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称,他们为此与有关各方密切合作采取了严密的预防措施。为了最小化各方之间的来往和接触,表决会议通常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
欧唯特供应链解决方案在华发展壮大
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欧唯特供应链解决方案(欧唯特,Arvato Supply Chain Solutions)在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该公司在其中国网络体系中还提供其他的物流和履单服务,范围十分广泛。
欧唯特是一家国际服务公司,也是Bertelsmann SE&Co. KGaA(贝塔斯曼集团)的八大业务单元之一。前不久,欧唯特在中国新发展了两个基地,并拥有六个配送中心,总仓储面积近达4万平方米。这一步显然已经取得了成果:该公司最近在四个基地共签下了五个新客户。这一发展主要还得归功于疫情下再次蓬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
“线上零售是这些新业务强劲的发展要素。”欧唯特亚洲负责人Raoul Kuetemeier解释说道,“以我们的供应链能力,我们可以提供流程链内所有的服务,并针对所有销售渠道执行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这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赞赏和强劲需求。”
欧唯特通过所谓的多用户配送中心提供这些服务。这里储存了许多客户的商品,节省了空间和物流成本。例如,欧唯特位于昆山市中心5千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最近开始为耐克和比安科(Tony Bianco)配送体育用品。耐克在中国越来越依赖天猫和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这家体育用品制造商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拼购”销售渠道。欧唯特负责仓储和订单拣选、退货管理和销售给中国各地的终端客户。配送中心目前每月分配约3万个订单,欧唯特预计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欧唯特在中国持续专注增长
欧唯特在广州和上海的基地也赢得了新客户,该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近期的成果表明我们在中国的网络十分有吸引力,可以为B2B和B2C客户提供有效的分销和快速的市场准入。我们位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现代化配送中心以及我们在香港建立的全球配送中心可以为区域和全球市场提供最佳服务。”Raoul Kuetemeier总结道,“这是进一步壮大我们在该地区业务的良好前提。”
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Ifw Kiel)预计来自中国的收购将增加
在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Ifw Kiel)最新一期“基尔焦点(kiel Focus)”中,作者分析了新的五年计划对中德之间关系的影响。另外,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的德国公司被中方收购。
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刘宛鑫Wan-Hsin Liu和弗兰克·比肯巴赫(Frank Bickenbach)认为,今后对于德国以及欧洲的企业来说,要在中国市场成功可能会更艰难。背景问题是最近确定下来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是要加强中国企业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目的是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刘宛鑫说:“中国的目标并不是新制定的,但现在正越来越有力地追求它。简而言之,中国公司未来应当能够以最前沿的技术来进行生产,并能加强自己在决定性技术创新上的产量。中国的消费者也应当能够消费得起这些产品。”
中方对德国企业的收购将增加
作者根据近期观察认为,中国内部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于外国企业来说也应当是有利的。然而从中期看来,他们预计销售机会会变差。当中国本土公司在技术和质量上赶上西方公司时,这种情况就有应该会出现。到时,来自德国和欧盟的出口商以及当地的外国公司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特别是这种情况如果符合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依赖从国外转移知识和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本土的企业一如既往地在很多技术领域离所需的技术领导能力还很远 。
这就是为什么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中国不仅将继续吸引外国公司和人才。他们还预计,中国将加快计划收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先的外国公司。因此,德国和欧洲未来将不得不预计到这类收购的增加。
此外,刘宛鑫还认为,与过去相比,研发活动或者生产都将更多地从欧洲迁往中国。
(大众汽车在安徽省新建的研发中心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例子。)
然而,作者还是建议欧盟不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的孤立反应。对于企业收购也不要继续增加更多的难度。相反,批准最近签定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有利的。最后,它将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并公平地对待外国公司。而后,欧盟能够对这些承诺进行监管和要求。同时,欧盟则必须加强自己企业的创新能力。作者说,这需要对教育、基础研究和现代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德国出口持续上涨
德国三月份的出口依旧继续上涨,现仅比2020年危机前的水平低0.9%。
鉴于2020年三月起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联邦统计局(Destatis)在其最新公布的2021年三月份外贸数据中指出,在另行通知前,暂时将2020年二月的危机前水平作为参照值。
这显然与以下事实有关:同比去年,进口和出口都分别达到了最高的名义月度值。例如,2021年三月的出口增长了16.1%,进口增长了15.5%。按绝对值计算,德国于2021年三月出口货物价值1265亿欧元,进口货物价值1059亿欧元。
这相当于与上个月,即2021年二月相比,增长了1.2%。这意味着德国对外贸易正持续增长。然而,出口值仍比2020年二月的出口值低0.9%。 另一方面,进口值为972亿欧元,远超2020年二月(910亿欧元)。
中国仍然是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国仍然是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德国对华出口额达到103亿欧元,这不仅与去年相比,而且直接与上个月相比都有显著的增长。2020年二月的出口额还曾只是85亿欧元。
第一大出口市场仍是美国,出口额为111亿欧元。但进口方面情况却截然不同:2021年三月,德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17亿欧元的货物。而同一时期从美国进口的货物价值为67亿欧元。
总体而言,2021年三月的对外贸易收支为顺差205亿欧元。2020年三月的对外贸易收支的差额已达172亿欧元。经日历和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021年三月的对外贸易收支为顺差143亿欧元。
汇顶科技收购Dream Chip Technologies
半导体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汇顶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萨克森州加布森的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DCT)的收购。DCT目前在德国和荷兰拥有100多名工程师。汇顶科技收购专注于汽车系统,尤其是视觉系统的DCT旨在为提供汽车应用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解决方案作准备。DCT致力于芯片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图像信号处理团队将为汇顶科技继续提供技术支持。其中,用于车辆中自动驾驶和舒适性设备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将会十分有吸引力。
安联在中国注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AZCH)在1月28日获得批准之后,今日注册了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IAMC)落户在首都北京北部的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不到两周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才授予了安联中国必要的许可证。今日,中国日报便宣布,中国首家外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在北京进行注册。事实上,该公司正式营业之前还需等待最终批准。但鉴于中国银保监会已经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这道程序便应该只是形式而已。
该公司不仅是第一家在中国获得许可的外商独资公司,而且是自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议签署以来首家即将成立的跨国公司。
安联继续依靠中国发展
安联计划通过成立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外国提供商。如今,安联中国已在中国占据特殊位置。就其本身而言,它是种国第一家外资独资的保险控股公司。此外,它还可能成为中国境内历史最悠久的保险服务提供商之一。安联称自1910年以来便一直活跃于中国市场。
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新公司在北京顺义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注册。该产业园于2019年底建立,据说占地20平方公里。近来在柏林、慕尼黑和法兰克福开设了三个德国联络处。该产业园主要是专注科学研究和原型开发的德国“隐形冠军”的落户地址。目前已落户了60家企业。该产业园的赵全营拓展区被用来建造工厂,现已是奔驰工厂的所在地。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合作生产全电动汽车。
欧盟停止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由于外交关系紧张,欧盟暂时不会批准与中国签订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中国和欧盟谈判了七年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暂时不会获得批准。根据媒体的一致报道,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其背景是由于相互施加制裁而导致最近的外交关系紧张局势加剧。
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所长加布里埃尔·费尔伯迈尔教授(Prof. Gabriel Felbermayr)在一份有关当前发展的声明中对这一步措施表示遗憾。他认为,外交部长阿尔特迈尔(Altmeier)在2020年12月将该协定称为“贸易政治里程碑”时是正确的。“它(这项协定)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不过,这将使得欧洲公司在中国也同样享有中国投资者在欧盟早就享有的自由,而中国多年来对此是持否认态度的。就连在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领导下的美国也和中国签订了具有类似内容的协议,该协议已生效一年多,并且现任美国政府也将其保留了下来。相对于欧洲投资者,它说明了美国投资者明显的偏好,比如在金融服务领域。”
因此,希望中国和欧盟在螺旋式上升的制裁中找到一条路,能够让双方都保留面子。尤其是根据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的观点,中国不太可能受到制裁的影响。这也是前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Sigmar Gabriel)所表示的观点。在接受Phoenix电视台采访中他谈到了俄罗斯和中国:“国家会改变自己,但不会因为别的国家施加经济压力而改变。”
停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可能会对欧盟造成损害
我们的专栏作家彼得·蒂查尔(Peter Tichauer)在四月就警告了相互制裁会产生的后果。他认为制裁带来的损害更多的会出现在欧盟方面。正如中国德国商会(AHK China)在今年年初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恰好是在中国的德国公司对该协定寄予了厚望。尤其是该协定强调了进入市场将更容易以及所承诺的平等待遇。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也将为并购领域开辟新的机会。 此外,有合资企业约束的工业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但是,正如费尔伯迈尔教授(Prof. Felbermayr)在他为基尔世界经济学研究所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的那样,损害仍然是有限的。反正欧盟议会还没有计划会在2021年底之前批准该协定。
中国IPO市场逆势而上
新冠危机却引发了西方IPO市场的大幅下跌。在美国,IPO发行量缩水了45%至151亿美元,而IPO数量下降了38%至40例。欧洲的发行量下降了55%至66亿美元。交易数量也一并缩水60%至22例。
而中国的IPO市场却违背了全球趋势,并与第一季度一样再次增长。包括香港在内,中国的发行量增长了54%至179亿美元。同时,IPO数量增加了28%至92例。全球第二季度IPO几乎有一半在中国进行。
六月起大幅复苏
“受全球抗疫措施的限制,四、五月的IPO活跃度如意料之中下降了。” 安永的合伙人兼IPO和上市服务部门负责人马丁·斯坦巴赫(Martin Steinbach)博士断言道,“然而,我们已经看到了六月份明显的复苏迹象。”例如,四月份的IPO数量为54例,而五月份甚至只有43例,但是六月份已经有89家公司大胆迈出了前进的步伐。发行体量方面也清楚地展示这种趋势。第二季度内,十起大型股票发行中有八例发生在六月。“过去几周内的大好形势表明市场有强大的容纳能力,在对的领域内,有良好的商业模式且准备充分的公司十分迎合投资者的胃口。” 斯坦巴赫表示,目前这类公司主要包括技术公司以及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在投资者中口碑十分高。
“股价的复苏、波动幅度的明显减小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改善,都促使近几周的股票发行环境得以改善。”斯坦巴赫补充道,“我们已经可以看到IPO渠道不断扩充。股市候选者利用网络致辞投资者,准备巡演来应对易变的市场。目前,有一些公司尚在起步阶段,争取在2020年下半年或2021年年初上市。”
制药公司Pharma SGP首次在主板市场公开募股时筹集了1.27亿欧元。而在五月底,数据库管理公司Exasol就大胆投入了8800万欧元。
中国包揽规模最大的IPO
欧洲规模最大(募集29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是荷兰咖啡公司JDE Peet’s的首次公开发行。但前两名都被中国IPO市场包揽,因此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其规模趋势。因为同一时间段里,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发生在中国。它们分别是筹集了39亿美元的中国电商京东的首次公开募股以及筹集了31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和网游供应商网易的首次公开募股。
“最后的结果远超于之前的预期”
中德并购交易平台: 请问您如何评价拜腾这轮融资的成功呢?
马峻: 拜腾B轮融资的成功,我相信对于拜腾和投中都是意义非凡的。从合作之初,我们坚信从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融资计划的安排及投资人的沟通合作。最后的结果远超于之前的预期,本轮多元化战略投资人的加入反映了对公司团队、技术和产品的高度认可,更会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带来重要的资源。对于投中资本来说,我们也通过拜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宽了行业视野,坚定了持续深耕这一领域的信心。
投中资本和拜腾在这轮融资中面临哪些挑战?
投中和拜腾的合作有很多的契合之处,首先我们双方的团队都是非常国际化的,而投中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理解也是拜腾信任和选择我们的基础。本轮融资初期,投资人对于拜腾到底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德国制造和硅谷科技如何融合中国市场,等等这些问题还是缺乏直观和深入的理解。我们知道,拜腾生产总部在南京,而研发中心在硅谷和慕尼黑,而投中资本在这三地有紧密合作的团队。在本轮融资的过程中,我们和公司一起经历了拜腾品牌发布,美国CES概念车首发,北京车展等重要进程。这让我们对公司的研发、团队、产品和技术等等都有了非常全面,直观和深入的理解。我们即做到了对接全球范围的潜在投资人,也能给未能有机会前往海外实地考察的中国投资人更好的解答。
本轮融资当中主要投资者是一汽, 另外还有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以及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这些投资者为什么对拜腾感兴趣,愿意斥资几亿美元入股一家初创企业?
第一是投资人对于拜腾来自德国制造业的基因还是很认可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汽。一汽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主机厂(OEM)能够领投,肯定是对拜腾技术与产品的高度认同,从整个过程来讲的话,拜腾顶尖的管理团队是完全受到投资人认可的,包括德国汽车的制造经验和硅谷的UI/UX研发经验。拜腾的供应商也都是相当顶尖的。OEM的核心优势并不是能把各种各样最尖端的零件拼凑到一起,就可以造出最好的车。因为这些车的零件,从硬件到软件,是需要相互匹配的,集成能力是需要多年经验沉淀的。这个过程是需要相当高水平的技术诀窍和专业技能的。这个也是投资人比较看重,比较喜欢的点。
拜腾在本轮融资中募集到了5亿美元资金。这对于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在中国和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就市场运营来讲,中国现在做电动车的融资还是比较活跃的,包括拜腾的一些竞争对手,也在积极地融资。因为接下来大家都要上生产线,都要开始进量产环节了。这次拜腾的融资,投资人都很积极,是超募了,最后我们不得不减少一些投资人的额度。这当然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投资人对拜腾还是非常认可的。同时也帮拜腾准备了充分的子弹。这样的话,就能保证拜腾在下一步顺利进入一个量产环节。而且从这轮融资来看,拜腾的定位还是很受到市场认可的。这对于拜腾今后的融资和国外市场的扩张,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中国,有许多初创企业活跃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并希望研发引领未来的智能交通。跟中国及国际许多其他的“探索新方向的初创企业”相比,拜腾具有什么特点与优势?
拜腾的特点就是在设计和工艺制造上显然比一些其他的车企有优势。另外,在众多的初创企业中,拜腾的关注点是中高端的SUV。蔚来汽车也在重点布局这个领域。 但是中国有很多的EV Startup,目前在初始阶段每一家不一定是竞争关系。有些企业在做A0级的小车,还有些做经济型的SUV,和拜腾并不形成竞争。
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进一步融资和交易中,投中资本未来会变得更加活跃吗?
首先,我们对电动车和新时代的出行方式是非常关注的。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电动车本身,而是整个跟车相关的先进生产制造的产业链,包括跟电池、激光雷达、无人驾驶以及高精地图等相关的技术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目前正在为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客户服务。
投中资本是如何给自身定位的呢?
第一,投中资本的行业定位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消费品以及数字新媒体产业。先进制造业包括像汽车和机械制造这样的传统工业。第二个定位是全球化,因为很少有中国投行像我们一样,不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欧洲范围内也在德国慕尼黑,美国的硅谷都设有办公室。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以色列非常活跃。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在初创企业融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就是我们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当然,我只能说在目前我们在全球化方面是领先的,但我们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德国市场对于作为中国领先投资银行的投中资本意味着什么? 投中资本在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目标呢?
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对投中资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先进制造领域,德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有非常深厚的工业基础。所以说德国和中国的业务是有很多协同点的。很多德国企业也在考虑,该怎样发展自身的中国业务。这个时候,投中资本就可以给予这些企业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跟他们对接中国的一些战略合作伙伴,或者作为投资方或者合资方,给打算在中国落户的德国企业和中国当地政府牵线搭桥。
马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人物简介
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马峻先生负责投中资本的整体运营和战略布局,他拥有近20年金融投资从业经历,具有多年的企业融资、并购、上市及退市经验。自2012年加入投中资本以来,马峻先生领导完成了多笔并购和融资重要交易,其中包括凤凰旅游集团C轮战略融资、黑石集团收购环球资源、携程战略投资海鸥假期及纵横集团、百视通收购艾德思奇、蓝色光标收购亿动、去哪儿战略投资旅游百事通等。加入投中资本前,马峻先生任ROTH Capital美国罗仕证券中国首席代表六年,对中国企业境外IPO、增发和私有化有大量经验,并在此前服务于AIG及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位于上海的投资银行投中资本目前已完成超过120亿美元的交易。 自2017年初以来,投中资本在慕尼黑开设了办事处。Ernst Ludes博士是投中资本欧洲团队的负责人。
www.cvcapit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