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情绪转变为谨慎的乐观情绪

在严格的新冠限制措施被取消之后,在华德国企业目前低迷的情绪正逐渐转变为谨慎的乐观情绪。这也对2023年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加快这一期望的达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商业和监管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中国还有什么令人期待的事呢?作者:塞巴斯蒂安·温迪克(Sebastian Wiendieck),罗德事务所(上海),中国区法律业务主管合伙人 随着严格的疫情措施突然放宽,以及目前的新冠浪潮也已趋于平缓,人们开始期望经济形势能够得到改善,对服务行业的需求及消费能力也再次回升。随着自动化和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存在增长潜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需求使得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具有增长潜力。尽管2022年末经济前景仍显黯淡,但中国仍然是德国企业一个重要的投资地点。中国客户和企业始终希望他们的合作伙伴能够在当地生产或提供服务。在许多行业领域,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也促使很多德国企业在中国建立业务或本地化生产和服务。   从监管角度来看,2023年1月1日生效的德国《供应链尽职调查法》可能会对德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总部在德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确保在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均尊重人权保护,例如禁止使用童工和强迫劳动等。即使不受该调查法约束的企业也可能作为供应链中某一环而受影响,并因其客户而间接有义务要求其供应商也满足该调查法的要求。该《供应链尽职调查法》对尽职调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风险分析/管理、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或建立申诉机制等等。   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领域法律法规不断增加的密度和执行力度也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监控和改进公司内部IT基础设施的规定,使许多企业感到不安。同样,在中国生成的数据是否合法、以及如何以合法的方式“干净地“传输到国外也是一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家安全机构对企业的审查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证明它们符合所谓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规定。针对后面一个问题:2022年还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定,但其实际的成果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试用期后才能进行可靠的评估。可以肯定地说,即使追求国内经济重新增长,也不会以牺牲国家安全利益为代价。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国家安全利益也包括了数据和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2023年会有进一步的税收减免。其中包括增值税减免、小企业的企业税减免、加强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以及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此外,中国将随着“金税四期“进入大数据税收征管时代。这对企业在遵守财税法规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这点而言,企业在2023年将面临一些挑战。   作者:塞巴斯蒂安·温迪克(Sebastian Wiendieck),罗德事务所(上海),中国区法律业务主管合伙人 https://www.investmentplattformchina.de/portfolio/roedl-partner-gmbh/     2023年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以后中德投资活动中的各项因素和条件。 本刊《投资指南2023》将为您提供关于中德投资活动当前关键发展的重要背景知识,愿以专家文章和专业分析给您带来启发。 投資指南 2023   https://www.investmentplattformchina.de/e-magazin-investment-plattform-china-deutschland/  

“我应该留下还是离开?”*

1981年底,英国朋克摇滚乐队The Clash发行一张专辑,其中有一首歌曲“我应该留下还是 离开”(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彼时显然没有人将这首歌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而 现在,这首歌在我们思考与中国的关系时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苏 伊士运河的货轮搁浅事件所造成的运输危机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引发了企业家和投资者 的疑问:中国——我该走还是该留? 首先,中国对于我们而言十分重 要,其地位无法被取代。无论你 是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的支 持者,你都必须承认:无论是在当今还是未 来,在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和中国一样具 有如此大增长潜力的国家。中国中产阶级 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购买力将不断增长,需 求也会逐步扩大。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扩 大,中国不仅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而且会 推动创新。 中国推动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出许多创新的趋势,也 涌现出许多推动这些趋势的人才。中国的 大学每年培养的人才远远超过德国和其他 西方国家。在20世纪,德国、美国和其他工 业国家因其在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而受益, 而到了21世纪,情况却越来越不同。2013 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美 国。在...

合资企业: 进入中国的最佳投资方式

无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在过去的三年中经历了多少波折,有一点是所有人都必须承认的, 那就是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复苏并重新对外开放。对于希望在中国立足或扩展市场的企业, 很多时候设立合资企业仍然是打开中国市场的最佳途径。 自2020年中国颁布新的外商投资法 律之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门 槛进一步降低。法律环境上更为 统一,外商投资企业能够获得实质上的本 土企业待遇。一般而言,我们推荐外国投资 者尽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在中国设 人物简介 克劳斯·埃塞尔斯律师三十多年来一 直为国内和国际公司提供公司法、商 法、经济法、分销法和税法以及并购 方面的咨询,并从2010年起担任恒 领律师事务所中国事务部的负责人。 在他的专业指导下,德国第一本关于 "收并购“和 "并购合同中的税收和 资产负债表条款 "的管理课程由欧洲 论坛出版社(Euroforum Verlag) 出版。 顾今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德 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于2012年 起获得中国执业律师资格,并从 2018年起成为恒领律师事务所中 国部成员。得益于他在国际贸易 法、合同法和公司法方面的专业知...

中国-德国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趋势与机遇

中德供应链将在追求原材料自主、乌克兰战争与2023年“中国+1”战略的背景下迎来变动。 供应链中的部分环节将被去除或替代。到2019年为止被当作“运行正常”的方案正在受到 质疑。企业和投资者应该为基础将被改变做好准备。 在1980年,中国在德国的进口国 排行中还位于第35名,到1990 年已经上升到第14位。 自2015 年以来,德国从中国获得了大部分的进口。 而至2021年,中国大陆已经连续六次成为 德国最重要的贸易 伴,两国之间的货物贸 易价值高达2454亿欧元。 新冠疫情之前,德国企业的采购团队平 均每年访问中国供应商的次数为一到两 次。他们会到现场视察工厂目前的生产情 况,并讨论未来的价格变动以及业务发展。 然而,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一切都 被改变了。 新冠疫情, 清零政策: 下一步又会是什么? 新冠疫情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无处不在。员 工不再被允许在公司办公,工人不再去工 厂,生产被闲置,物流价格暴涨。这一情况 尤其对在中国没有当地部门的德国公司打 击巨大。未来的中国业务发展从中吸取了重 新冠疫情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无处不在。员 工不再被允许在公司办公,工人不再去工 厂,生产被 置,物流价格暴涨。这一情况...

“等待不如行动”

近期,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将其针对中国的SWOT分析法称为“敢于’减少’中 国”。比起反映经济现状,这个标题其实更多地表达了当下的政治情绪和公共辩论。尽管在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封城,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是稳定的。预测2022年4%的经济增长,在绝对 值上甚至高于2017年的近7%。 同时,德国政界也慢慢意识到,与中国脱钩对德国经济来说 既不可行也不理智。从纯粹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将会在很多领域出现需要经济合作的必 要。因此在中国的投资业务以及与中国合作的投资业务将在2023年拥有许多新的机会。 尤其以出口业务为主并通过经销 商结构在当地运营的公司,为了 保持竞争力,必须更加关注中 国和亚洲。虽然德国企业在过去主要是以低 廉的劳动力成本为动力而前往中国开创业 务,但后来则常是因中国国内市场对于来自 德国中小企业的B2B产品正在增长的需求。 如今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改革创新 的地区,或者至少作为其他亚洲客户的产 品愿望的来源。因此,企业们有机会在中国 的创新环境中,在拥有23亿人口、平均年龄 比西方世界小得多并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 上,大规模地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经在部分行业拥有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的生产能力,在技术领域中也在 增加。 增长中的光伏市场 光伏产业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欧盟委员会 正在追求至2025年将光伏装机容量扩大 到300吉瓦的政治目标,目前欧盟的生产 能力<10吉瓦。光伏如今正在经历快速增 长,2022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0%(出口:+110%,350亿美元,>100吉瓦)。根据Apricum的分析,20家中国公司计划 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境内建设达到380吉 瓦的光伏制造能力。这与欧盟专员Thierry Breton公开到2025年在欧洲建立20吉瓦光...

“ 我相信中国企业未来在德国会 有更多的投资”

作为本傲事务所中国业务部的负责人,陈冉参与了一系列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比如今 年杭州宏华收购德国纺织机械制造商TEXPA。根据过去十多年服务中国投资者经验,他对 2023年进行了展望,哪些德国的行业以及话题对中国投资者们来说是值得去关注的。 中德投资平台:您认为2023年中国投 资者会在哪些行业和领域加大对德投 资?为什么? 陈冉: 首先,德国企业明年对外来资金的 需求量可能会大幅提高。德国企业在2023 年将面临诸多挑战:疫情所带来的后续影 响,高通胀,以及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 所导致的普遍高成本现象等。他们对资金 更高的需求可能会使他们对与中国投资 者们合作持更开放的态度。其次,越来越 多的企业都将供应链安全管理和风险管 控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议题。产业链的区 域化和本地化可以避免关税和附加税、降 低运输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带来更高的灵 活性。特斯拉德国工厂就有诸多欧洲供应 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23年中国投资 者们会在哪些领域加大对德投资呢?我首 先想到的新能源行业的中国企业,他们正 在强劲崛起,有着优质的产品和不俗的实 力,并且希望深度参与德国与欧洲市场。 比如中国大型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计划在 德国图林根州投资十多亿欧元。中国的新 能源车企也表示有在德国建立换电站的计...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合规性: 合规性软件解决方案和举报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法律法规的日益复杂和经常性的修改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和它们 在国外的母公司带来了更多挑战。新的解决方案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在中国开展商 业活动相关的最新的法律法规,确保中国子公司的合规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制裁。 2022年新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数量达到 了2013年四倍,而2021年与2013年相 比甚至高达至六倍(见下图)。 除了公司责任,即法人责任外,中国法律 还规定了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的合规义 务,违反这些义务会使董事、法定代表人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法律责任依据是各种法律和行政 法规,如2020年12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口管制法》、2021年9月1日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2年8月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17年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数据保护法》和2017年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除了现行的 290多部法律外,在分析合规要求时必须考 虑数以千计的国家、地区和地方行政法规, 以及众多推荐性和强制性行业标准。 “合规”一词不仅描述了对现行法律、 行政法规、行业标准、非强制性规定和公司 内部政策的遵守,而更多是指防止、发现和 处理违法行为、以及减少公司和个人法律 责任风险和公司经济损失的所有措施。 中国中小企业的合规管理制度 中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实施合规 管理制度的义务。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本地价值链在中国越来越重要”

多年以来,BankM 一直在为德中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负责人可以获 得对投资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有趣见解。王紫沄和 Axel Rose 阐述了他们对 2023 年 的展望。 中德投资平台:2023年德国企业对华 投资形势将如何变化? 王:随着新冠清零旅行限制的逐步解除, 德中经济往来的一个重大障碍有望得到解 决。 然而,在 2022 年 10 月 16 日的党 代会之后,很明显 2023 年许多经济结构将 转向国有企业, 其中 高科技行业——例...
Konjunktur

Chinesische Konjunktur: Ende der Talfahrt?

In China zeigen die Oktober-Ergebnisse der Einzelhandelsumsätze und der Industrieproduktion, dass die Konjunktur zu Beginn des vierten Quartals wieder etwas Schwung gewonnen hat. Für...

在中国和亚洲地区业务扩张的 五大挑战

仅在2022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就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0亿欧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自2000年 以来所有已记录的统计。虽然中国仍旧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地点,但需要提及的是,在2018年 至2021年期间,仅巴斯夫、西门子、大众、宝马和戴姆勒等大企业就占了所有来自欧洲的投 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下我们为您阐明在中国或亚洲地区扩张业务的五大挑战,以及克 服这些挑战的实用方法。那些希望通过在中国和亚洲的 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强增长的公 司,需要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 公司、如何细分市场,以及如何对供应链进 行管理。我们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 析: 1. 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公司是应该先建立一个 出口基地,还是先获得产品的直销许可更 佳?或者拥有着强大的品牌地位甚至更支 持收购或建立子公司吗?以下图表为您展 示进入中国市场时一个初步的定位依据。 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应该考虑两个关 键的问题: • 他们愿意投入多少现有资源,即金钱、 时间和专业知识?愿意投入的越少,以 合同形式(如许可、特许经营项目或其 他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中国市场的这种 方式对该企业就越有利。 • 他们期望对公司保持多大的控制权?如 果期望值高,最好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全 资子公司(WFOE)。 2. 在高端市场的平衡行为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研究, 到2030年,新兴市场的增长将从根本上重 塑全球贸易。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中产阶级,而他们的喜...